文档介绍:1 血液成分的制备第一节成分输血概述成分输血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以供临床输用。血液成分包括血细胞成分和血浆成分等。血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成分有白蛋白、免疫球蛋白以及其他凝血因子。本章主要叙述用物理方法根据血细胞在血液中比重不同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 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等类制品。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血液成分制备方法目前可分为两种, 一种为手工制备; 另一种是用血细胞分离机从单一献血者采集高度浓缩的某种成分,而将其他成分回输给献血者。成分输血之所以能迅速发展,在于较全血输注有很多的优越性。第一, 治疗效果显著。成分输血的原则是确定患者缺什么成分补充什么成分, 将全血中的某种成分分离、纯化得到高浓度、便于保存和运输的血液制品, 把多个献血者的同一种血液成分混合成为有效的治疗剂量,给缺乏这种血液成分的患者输注,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红细胞制剂的种类及制备红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之一, 具有重要的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生理功能。临床上需要输血的患者大约 80% 以上需补充红细胞。红细胞制品的种类很多, 国内外常用的制品包括悬浮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年轻红细胞、冷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分离各种不同的血液成分依据全 2 血中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的比重不同( 分别为 ~ 、 ~ 4 和 ), 利用重力离心法分离血液成分, 多采用大容量冷冻离心机。把全血采集于塑料袋中,于离心筒内用柔软的塑料片平衡离心筒,对称位放于离心机内, 根据所需分离成分选择不同的离心力。通过相对离心力(g) 和离心机半径(cm)( 从离心机中轴点到离心筒内底部的距离) 换算出每分钟离心转数。离心机的每分钟转数, 离心时间直接影响各种成分的分离效果,必须定期给予校正。一、悬浮红细胞悬浮红细胞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红细胞制品, 用离心的方法分离出全血中大部分( 90% ) 血浆后, 加入各种晶体盐红细胞保存液。目前国内大部分血袋厂主要生产 ACD-B 、 CPD 、 CPDA- 1 等全血保养液,根据全血保养液的种类给出的红细胞添加液种类有 MAP 、 SAGM 、 CPD-1 、 AS-1 、 AS-3 、 AS-5 。 MAP 红细胞添加液对应的全血抗凝剂为 ACD-B ; SAGM 红细胞添加液对应的全血抗凝剂为 CPD 。(一) 制备方法 1、采集血液的容器为塑料袋,我国每次采血 1U ( 200ml 全血) 或 2U ( 400ml 全血), 一般采集于三联袋或四联袋中, 主袋内灌注抗凝剂枸橼酸盐- 葡萄糖( ACD )或枸橼酸盐- 磷酸盐-葡萄糖( CPD ) ,末袋内灌注红细胞保存液 MAP 、 SAGM 。 2、采血后的多联袋在大容量冷冻离心机内离心,离心力一般为 3600 ×g 温度控制在 4±2℃,离心 10 分钟。 3 3、轻轻取出离心后的血袋悬挂分离支架上或放于分浆夹内,将上层不含血细胞的血浆分入空的转移袋内,注意不可把血细胞分入血浆内。 4、把多联袋末代中的保存液加入主袋浓缩红细胞内,使红细胞与保存液充分混匀,血细胞比容为 ~ 。 5、用高效热合机切断塑料袋间的连接,封闭红细胞悬液袋上的所有管道,制成悬浮红细胞。以上操作一般在环境洁净的房间内即可进行,因为多联袋为密闭无菌、无热源系统。(二) 悬浮红细胞的特点这种类型的红细胞是含有全血中全部的红细胞、一定量的白细胞、血小板、少量血浆和保存液的混悬液, 具有补充红细胞的作用。保存于 4±2℃,在含有腺嘌呤的保存液中保存的红细胞保存期为 35 天,另外因该制品含有一定量白细胞, 长期输用的患者有可能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二、浓缩红细胞浓缩红细胞可以在全血有效保存期内任何时间分离出部分血浆制备而成,一般推荐用三联袋采集的全血制备浓缩红细胞。(一) 制备方法 1、用三联袋采集 1U或 2U 全血于主袋内。 2、将全血在 4±2℃离心, 离心力 3600 ×g, 离心 10 分钟, 沉淀红细胞。 3、取出离心后全血,将部分血浆分入空的转移袋。 4 4、用热合机切断塑料袋间的连接管,制备成浓缩红细胞。(二) 、浓缩红细胞的特点浓缩红细胞含有全血中全部红细胞、白细胞、大部分血小板和部分血浆, 其血细胞比容为 70% ± 5%, 浓缩红细胞于 4±2℃保存, 保存期与全血相同,其他特点与悬浮红细胞相同。三、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有反复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 再次输血时, 有的会出现严重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NHFTR ) 。经研究证实,大多数患者因输血或受孕,体内产生白细胞抗体,这些抗体大部分属于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