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2,27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x

上传人:wz_198613 2021/8/26 文件大小:2.2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语文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作者介绍
何其芳(1912年—1977年),男,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原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曾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所长,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1935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在全国各地任教,创办刊物《工作》,发表过大量诗歌与政论文章,对国民党消极抗战表示了极大愤慨。他早期的作品有:《汉园集》《夜歌》《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深受读者喜爱。也写过《秋天》,现已入选中学课本。《我为少男少女歌唱》被列入七年级上第二十三课,《生活是多么广阔》被列入苏教七上语文课本里。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文艺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国后,历任一、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联历届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文学研究所所长,《文学评论》主编。是一位贯穿20世纪中叶的大时代、大变革中成就斐然的诗人。何其芳幼年时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阅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何其芳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既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六卷本《何其芳文集》收录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创作和论著。他写的《秋天》一文在初中一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本上常年出现。
第1页/共16页
听课文朗诵。
仔细听好字词读音。
听后合上书回答问题。
第2页/共16页
( )
丁 丁
①标音。
zhēng
( )
肥 硕
shùo
( )
鳊 鱼
( )
乌 桕
( )
寥 阔
( )
枯 涸
( )
清 冽
( )
梦 寐
biān
jiù
liāo

liè
mèi
第3页/共16页
②解释。
丁丁:
拟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等的声音。这里指伐木声。
肥硕:
栖息:
芦篷:
寥阔:
(果实等)又大又饱满。
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芦苇做的船篷。
高远空旷。也作“寥廓”。
干涸,没有水了。
水清。
睡梦。
枯涸:
清冽:
梦寐:
第4页/共16页
认识了生字和生词,
请大家跟着录音一
起读这首诗,熟悉这
首诗。
第5页/共16页
大家喜欢这首诗吗?
为什么?
自由讨论,各组各
派一位代表回答。
第6页/共16页
秋天
何其芳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第7页/共16页
“满披”形象生动。“飘”字贴切传神。伐木声与清晨、露珠等意象构成一幅清净润泽的有声画。“稻香”使人满口生香。“饱食”写丰收之景。最后一句总束,画龙点睛。“栖息”一词意味隽永,是拟人。
第8页/共16页
渔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