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文档名称:

5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公积金贷款.ppt

格式:ppt   大小:115KB   页数:5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5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公积金贷款.ppt

上传人:rovend 2021/8/26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5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公积金贷款.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章 住房公积金制度及公积金贷款
*
学****目标 :
1.理解住房公积金的含义、性质与特点。
2.了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状况。
3.掌握我国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作用。
4.了解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条件。
5.了解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与归集。
6.掌握住房公积金的支取与使用。
7.了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
8.理解住房公积金贷款的概念与特点。
9.掌握住房公积金贷款的运作程序。
10.理解政策性置业担保的概念及特点。
11.掌握政策性置业担保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住房公积金制度概述
一、住房公积金的含义、性质与特点
(一)住房公积金的含义
住房公积金是根据政府的专门规定或法规要求,在职职工及其单位各自按照规定比例缴存的归职工个人所有的具有保障性和互助性的一种长期储金。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及其职工一律要每月按职工工资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公积金,并存入职工个人专门账户,归职工个人所有。
*
(二)住房公积金的性质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专项用于住房消费的义务性的长期个人住房基金,其外在表现形式是由住房公积金内在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住房公积金的本质属性是工资性。单位按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为职工缴存住房公积金,实质是把低工资时单位用于住房实物分配的工资,以货币形式分配给职工,从而达到转换住房分配机制的目的。将住房实物分配转换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提高工资、增发住房补贴等。
*
(三)住房公积金的特点
1.形成的强制性
2.权属的个人性
3.资金属性的工资性
4.用途的专用性
5.服务对象的普遍性
6.福利性
7.长期性
*
(四)住房公积金与一般的居民储蓄存款的区别
1.居民储蓄存款实行的是“存款自愿,取款自由,为储户保密”的原则,而住房公积金是一种强制缴存的“储金”,只要符合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象,都必须按月缴存住房公积金。
2.居民储蓄存款没有存款时间的要求,随时随地都可存款,而住房公积金则是按月缴存的。
3.居民存款可以在存单约定的时间内随时提取,以体现取款自由的原则;而住房公积金提取由相当严格的政策规定,只有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缴存人才能提取自己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4.居民储蓄存款根据期限实行不同的利率政策,住房公积金实行低利率政策。
*
二、住房公积金制度
(一)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在学****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基础上,于1991年率先在上海实行、后逐步在全国推广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形式。职工缴存的公积金是单位对职工住房分配从实物分配制度向货币分配制度的转化。二者都归职工个人所有。因此,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其目的是在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的情况下,筹集住房资金,并在筹集住房资金的过程中,通过长期的储蓄积累逐步增强职工个人住房支付能力。
*
(二)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目的及作用
1.有利于刺激职工住房有效需求,促进住房商品化的实现
2.有利于筹集建房资金,扩大建房规模,从而提高职工居住质量
3.有利于推动住房货币化进程,促进住房信贷机制的完善
4.有利于优化家庭消费结构,抑制通货膨胀
*
三、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实施条件
1.要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利益主体包括:
(1)住房公积金的所有人,即职工个人。
(2)住房公积金的使用人,亦称借款人。
(3)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4)国家或政府。
(5)单位。
*
2.要把握好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变量,实现最佳效益组合
(1)住房公积金的缴存率。这涉及职工个人消费结构、心里因素和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应找好均衡点。
(2)住房公积金的存储时间和资金使用者的借款期限。这主要涉及职工有效工作的年限。消费结构的调整是个长期的过程,职工的购房能力不仅仅决定于现有支付能力,也决定于职工未来的收入。住房价值量大,消费也是长期的,住房公积金的存储时间和借款时间的确定,必须充分注意这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