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地 理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编写组
二〇一四年八月
目录
必修Ⅰ 3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3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6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 13
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6
必修Ⅱ 18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8
第二章 城市与环境 22
第三章 区域产业活动 26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29
必修Ⅲ 32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32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36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41
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卷(地理) 43
参考答案 49
必修Ⅰ
宇宙中的地球
【考试目标】
了解:天体系统及层次;太阳系概况及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太阳辐射的概况;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地球的内部圈层及其特点;地球的外部圈层。
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简单应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综合运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考点解读】
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是指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环境,宏观层面上是指地球在天体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即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如下表所示: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源源不断地提供太阳能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0C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化,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光球层——黑子——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
色球层——耀斑——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磁暴
日冕层——太阳风——极光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公 转
自 转
运动图示
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看顺时针)
周期
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恒星日(23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点(1月初)——最快
远日点(7月初)——最慢
各地相等,每小时15º(两极除外)
线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时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相同,线速度大小相同;赤道1670千米/小时,两极为零
图1-1-1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晚。
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向。 (如图1-1-1所示,可以用左、右手法则判定方向)
(3)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夹角,目前约为23º26′)。
图1-1-2
图1-1-3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移动情况如图1-1-2所示。
(4)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是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如图1-1-3所示),从而形成了四季和五带。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地方时为12点时,太阳光线相对于当地地平面的高度角叫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纬度变化
由直射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季节变化
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
具体变化
春分、秋分日
由赤道向两侧递减
夏至日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冬至日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春分、秋分日达最大值
②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