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第二节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重点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
水中颗粒物的聚集
溶解和沉淀
氧化还原
配合作用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Unit: kg/yr
2500
940
235 (dry and wet)
Sedimentation: 600
Degradation: 45
?
Potential e-Waste Emission: 7,600,000 kg/yr
~0
Bio-process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生物富集
迁移
聚集
吸附
解吸
沉
降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一、概述
二、分配作用
三、挥发作用
四、水解作用
五、光解作用
六、生物降解作用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松花江水污染事件
2005 年11 月13 日, 中石油吉化公司发生爆炸,导致大量苯、苯胺、硝基苯、二甲苯等有机物流入松花江。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1)有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主要取决于有机污染物本身的性质以及水体的环境条件。
2)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第三节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一、概述
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一般分为两大类:
需氧有机物(耗氧有机物)
持久性污染物(有毒有机物)
危害?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
二、分配作用
1.分配理论
研究结果均表明,颗粒物(沉积物或土壤)从水中吸着有机物的量与颗粒物中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
而且发现土壤—水分配系数与水中这些溶质的溶解度成反比。
并提出了:在土壤—水体系中,土壤对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的吸着主要是溶质的分配过程(溶解)这一分配理论,即非离子型有机化合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一定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含量的比值称分配系数。
水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