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浅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19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浅析.docx

上传人:露露二天 2021/8/31 文件大小:1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浅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浅析
摘 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激励学生积极思维,把学生引导到评价中去,使学生在评价中得到进步,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
科学的课堂学习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励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引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创新能力。因此,确定的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应对小学语文教学发挥正确的导向性作用,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在探究新型语文课堂学习评价方式上,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延时评价
创新意识的培养,创造能力的形成一般要经过准备期、酝酿期、明朗期及验证期,既需要灵感,更需要思考的时间,因此对有些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判断。
常发“怪问”的学生不仅一般教师不喜欢,同学也易产生反感,认为是“出风头”。但常言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性格不同,爱好也不相同,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也不可能完全相同,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而且学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不曾想到的。“怪”就是一颗创造的种子,它埋在每一个孩子心里,但只有在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育下才会生根发芽,长大成材。如果不鼓励这种学生,创新意识的种子很可能腐烂在泥土之中。一次上《小池》一课,一学生突然问:“儿童学钓鱼时不是很专心吗,为什么还会注意到远处的问路人呢?”这个问题体现出了学生独到的见解,我没有马上对他予以评价,而是引导大家展开讨论,学生们的思路一下被打开了,举出了许多实际生活中的类似例子来进行说明。其实,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顿悟”和“灵感”。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发言,不能过早地给予评价以对其他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而应该灵活地运用“延时评价”原则,留出充裕的时间,还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好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强求“同一”,势必会堵塞创新思路。如在教学课文,回答课后思考题时,学生有不同的回答,我从不立即作出谁是谁非的评判,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只要理由充分,我都给予肯定。

一堂课中对学生的信息反馈,并非一律都得“及时”评价,有时这样反而会扼杀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教师在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阶段,应灵活运用“延时评价”,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在和谐气氛中驰骋联想,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
二、宽容评价

宽容,是激励的重要手段。教师的宽容评价能给予学生良好的心理影响,使学生感到亲切、友好,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从而大胆思考。
如在学时,我请同学读第二则日记,有位同学一站起来便读起了第一则日记,其他同学都坐不住了,急得把手举得老高,我马上示意大家不要急,等待他读完。等这位同学读完了这则日记后,我评价到:“你读得很认真,字音准确,语句读得十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