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孙权劝学》教案
课堂导入:
建安24年(公元219年),荆州守将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关羽攻襄阳,围樊 城,水淹七军,降于禁,杀庞德,一时之间,威震华夏。
曹操和孙权秘密结盟,协力夹击关羽。孙权早就想得到荆州。现在战机已到。 但他必须解决三个难题。
哪三个难题呢?
1、 关羽在荆州城内留有一万五千精锐。这决定了不能很快攻下荆州城。
2、 关羽在长江沿线设置了数百个烽火台,可随时发出警报。
3、 大家想一下,如果东吴强攻下荆州城,关羽会如何应对?关羽一定会率全军 返杀,那么如何守住荆州?
同学们,谁解决了这三个难题?
吕蒙
吕蒙又是如何解决这三个难题呢?
1、 诈病。吕蒙装病,推荐书生陆逊代替自己,并让陆逊写示弱信。陆逊就给关 羽写信,在信里说,关将军真神勇啊,令人佩服。末了还不忘温馨提醒一句,曹 操很狡猾,关将军要小心啊。于是关羽飘飘然,调走了荆州城内的精锐。
2、 白衣渡江。把军队伪装成商船,将精锐兵卒藏在船内。骗过烽火台。
3、 收拢人心。入城后吕蒙善待荆州家属。那些跟随关羽的荆州军,本来就是当 地人,其实没必要非得跟谁。既然吕蒙待家属很好,何必回去拼命。军心自然散 To
说到这,同学们,你觉得吕蒙是一个怎样的将领?
有谋略,懂人心,有全局观
现在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个成语。
成语:
吴下阿蒙。
谁知道它的意思?
释义: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采的人.
咦?这就奇怪了。说的都是吕蒙,怎么评价这么相反?
谁促成了吕蒙的转变?孙权劝学。那么在学习课文前,我们已经从历史方面,知 道了孙权劝吕蒙学习的效果,效果怎么样?好。让我们走进课文,《孙权劝学》。 看看孙权到底是怎么劝的。文章有没有说明劝学的效果。
一、疏通文意
(一)拼音
首先让我们解决拼音
)注意是后鼻音。
)吗。表反问语气。
)
)
1、 卿今当涂掌事 (
2、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 但当涉猎 (
4、 孰若孤 (
(二) 断句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 蒙辞以军中多务
3、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 及鲁肃过寻阳
大家断完了句,老师来给大家读一下。请大家注意我的停顿和语气。 请同学们来读一遍课文。
(三) 字词解释
请大家将目光聚焦字词注释。请你挑出你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注释,给大家解释, 提醒同学。
同学们找得很好,很负责。那么老师也准备了几个字词,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下。 初,权谓吕蒙曰:对 说
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当道 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难道 孰若孤:谁。比得上 蒙乃始就学:从事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 时候。等到
士别三日:指很短,不是确数 速记。抽查。
二、探究文意
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十八岁统领江东。识人善断。
吕蒙出身贫寒,凭作战勇敢做了将军。可没文化,给孙权写信,也要别人替他写。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翻译句子。
问:孙权让吕蒙读书的原因是什么?当权掌事。
问:后面的不可不学可以改为要学吗?
双重否定,语气坚决,不容推辞,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你能从这句话中读出孙权对吕蒙有怎样的情感?希望吕蒙学习后变得-?更好。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关心、厚望。
好的,让我们再读一下。用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