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现代经贸内陆无缝对接.docx

格式:docx   大小:2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现代经贸内陆无缝对接.docx

上传人:相惜 2021/9/4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现代经贸内陆无缝对接.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现代经贸内陆无缝对接
1无水港的概述
“无水港”是指港口依托高速公路或铁路向内陆地区拓展,把港口的功能向缺少出海港的城市延伸,通过设立无水港口的形式,使内陆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均可在当地的无水港口实行报关、报检、签发提单等一站式服务,并享受港口的一切政策待遇“。无水港”的出现是物流运营观念和竞争机制创新的产物,是未来物流体系竞争的体现。尽管以临水港口为中心的贸易物流运营及海关监管方式,仍然占据主体地位,但随着观念的更新、机制的变革和以延伸内陆出口物流营运为主要功能的“无水港”功能的不断完善。对“无水港”相关产业策划、政府职能转变等提出了新的挑战。规划和建设较高起点的、与国际接轨的“无水港”,也是今后一段时间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2建立内陆无水港的条件
无水港的建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建立地点的各项要求也很苛刻,因此切不可盲目乱建,应视本地的实际情况,经过科学的可行性分析而定,一般建立无水港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无水港的功能和优势最适宜发展集装箱运输,因此,是否有足够的外贸商品特别是适装货源的生成量对于建立无水港至关重要,而集装箱货源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规模和产业结构,批量大、附加值高的产品的多少决定了当地的集装箱生成量。无水港项目成功的前提是要有充足的货源量作保证,那些经济基础好、产业结构合理的发达地区是建设内陆无水港的首选地址。


在整个内陆与海港的运输通道中,无水港和海港分别是外贸进出口货物的启运地和目的地,无水港是进出口货物在内陆地区的节点和枢纽,它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作为依托。因此,无水港应建立在铁路和公路运输通道的枢纽地区,并积极创造条件开辟铁路班列或公路班车运输,在一个相对封闭的运输系统中充分利用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的直通政策,方便于进出口单位,创造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具体选址时要选择铁道部规划的铁路集装箱运输物流中心或集装箱专办站货场内或附近。

无水港的建立应具备一定的场地面积,面积在200至300亩之间,有硬化的场地,满足集装箱作业条件,并拥有充足的发展预留用地;要有仓库、作业机械和拖车等,要拥有专业的技术业务人员和成熟的业务操作系统等。

无水港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真正实现无水港各项功能,需要当地规划、海关、检验检疫、铁路、公路、外汇、银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持,需要当地政府的协调。从某种意义上讲,无水港的建设取决于当地政府的对此认识程度和支持力度。在满足以上基本条件的同时,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沿海港口和边境口岸功能向内陆地区的延伸,可以设立配套的A型或B型保税物流中心,发挥保税物流功能,以满足无水港内众多企业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检验检测,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等业务的需求,享受只有自由贸易区才可享受的优惠政策。

3建立内陆无水港的运作模式
与内陆合作建设无水港,模式灵活多样。合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