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 .
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
湖南省宜章县中医院心脑血管专科( 424200) 杨晓恒 (电话 :3728467)
室性早搏( Ventricular premature beats , VPB )是指在窦
房结冲动尚未抵达心室之前,由心室中任何一个部位或室间隔的
异位节律点提前发出电冲动引起心室的除极,称为室性期前收缩
(ventricular premature extrastolic , VPS),或室性过早收缩 ( 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 , VPC ) 。根据起源部位的
不同分为:高位(室间隔)室性期前收缩,右心室(或右束支) 期前收缩,左心室(或左束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前壁(或左前 分支)期前收缩,左心室后壁(或左后分支)期前收缩,心尖部 室性期前收缩,心底部室性期前收缩,后壁期前收缩,前壁期前 收缩。根据病情程度分为:偶发性室性早搏;频发性室性早搏; 多形性室性早搏;连续性,呈二三联律或短阵室速室性早搏; RonT 。是临床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人群相当广泛,包括 正常健康人群和各种心脏病患者,普通心电图检出率非常低,仅 5%左右;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据文献资料统计,也只 有 50% 的检出率。其临床症状有很大的变异性,主要症状为患者 自觉心脏强力收缩或漏搏,感心悸,胸闷等,从无症状,轻微心 悸不适,到早搏频发,持续时间过长引起晕厥或黑朦,心绞痛与 低血压。但有的人 24h 仅发生六七次,就感到胸闷不适;有的人 24h 发生 2 万次以上,仍能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其临床预后 各不相同,临床症状与预后无平行关系。
室性早搏属西医现代病名, 属心电图诊断。 中医自古无此诊断, 但症状包含在“心悸” , “心动悸” , “胸痹” , “厥心痛” , “心痛”, “心胀”,“心痹”,“心瘅”中。中医认为室性早搏是原有心脏病 患者,心气血阴阳不足, 、水饮、痰湿、瘀血等病邪内停心脉,导 致心失所养;或药毒,手术损伤而发。或本无心脏病者,但有情
志内伤,心神被扰;或有外感邪毒高热,余毒内陷心肌不去;或
有饮食内困,烟、酒、茶毒内攻心神等而发。西药以口类、川类 抗心律失常药治疗较好,但久服易致心动过缓,且室早难以消除; 而介入治疗为有创治疗,价格昂贵,适宜特殊的病人,就仅室早 而来,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中医药治疗室性早搏,疗效好,室早 容易消除。
一、辨证论治
1。 心虚神怯 心悸不宁, 神怯易惊, 多梦易惊醒, 头晕, 乏力, 健忘,劳作或心情不良时室早次数增多,脉弱而结代。治以养心 安神。方用安神定志丸加减(茯苓 龙齿 肉桂 五味子 酸枣仁 麦 冬 牡蛎 太子参,远志)
2。 心气阴两虚 心悸不宁,气短,神疲乏力,眩晕,心烦,多 梦难以入睡,胸闷痛,夜晚或劳作室早次数增多,舌红少苔,脉 结代无力。 治以益心气, 养心阴。 方用生脉饮加味 (红参 麦冬 五 味子 生地 火麻仁 酸枣仁 知母)。
3。 心阳亏虚 心悸不宁,胸闷心痛,眩晕,畏寒肢冷,神疲气
短,下肢浮肿,室早昼多夜少,动则增多。口唇紫暗,舌淡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