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研究》中期报告
山东省荷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校 岳彩瑞
1. 课题提出的背景
当前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如今
家长在言教、身教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矛盾化的教育,极
容易搅乱孩子们幼嫩的心智。一是在做人上,现在的孩子处在
“言教”与“身教”的矛盾中。二是在生活上,今天的孩子处
在“穷教”与“富教”的矛盾中。三是在思想上,今天的孩子
处在“吃苦”与“享乐”的矛盾中。四是在教育内容上,现在
的孩子处在“重智”与“轻德”的矛盾中。五是在教育方式上,
现代的孩子处在“放纵”与“专横”的矛盾中。
这些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小学阶段是迈向人生的
重要一步,老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必须使每一位小学生在德智
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同时又要开发每一位学生的潜力,发展
他们的个性,使之走好每一步。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确定了 “小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案例研究”课题。
决心通过二年的课题研究,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
育人环境,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
文明行为。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良好基础,达到促进学生思想道
德素质有较大提高的目的。
二、 课题界定
(一) 行为规范: 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按照社会公
德去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关系的行为, 是必须遵守的起码的
公共生活准则,是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二) 养成教育: 从广义上说,养成教育是指人的基本
的心理素质、思想素质,包括思维方式、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健康体魄和生存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狭义的养成教育单指人的
良好的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而且特别是指青少年的道
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三) 案例研究: 教育实践者对教育教学事实及反映或
记载这些事实的文字或其他材料进行分析、反思、概括,即把
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进行研究分析从而较快地提高教育 教学
能力。
本课题中的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习惯规范化的教育 过程。
三、课题目标
(一)总体目标: 所谓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与 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具有现代文明内涵的社会生活规范。 它包括
文明礼貌习惯、卫生行为习惯、生活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 学习行为习惯、劳动习惯乃至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等。老师们 通过收集以上案例,对此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并结合相关的 理论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途径。
(二)具体目标:
1 .通过研究,探索培养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有 效
途径和方法,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育人水平。
3 .通过研究,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
4 .通过研究,促进学校校风校貌的不断优化,提高我校
的教育教学质量。
四、研究内容:
一年来,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研究:
(一)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一榜样育人
一直以来,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从我做起,严于律己,为学
生树立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强调老师在工作、生活中为人师 表,注重自己在学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