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8
文档名称: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格式:doc   大小:512KB   页数:3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上传人:精品小课件 2021/9/9 文件大小:5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 38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编号:ZXMKEJ002
七台河市中心煤矿二井
矿井火灾事故
专项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七台河市中心煤矿二井
颁布时间:二O一二年二月
目录
一、事故类型和危险程度分析………………………2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4
(二)抢险救灾原则…………………………………5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5
1、应急组织体系 ……………………………………5
2、指挥机构及职责 …………………………………7
四、预防与预警………………………………………10
1、危险源监控 ………………………………………10
2、预警行动 …………………………………………11
五、信息报告程序……………………………………12
六、应急处置…………………………………………13
1、响应分级 …………………………………………13
2、应急响应程序 ……………………………………14
3、处置程序及措施 …………………………………15
七、后期处置…………………………………………20
1、善后处理 …………………………………………20
2、火区管理 …………………………………………20
八、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21
井下消防材料库配备的材料登记表:表8-1………22
地面应急救援材料库材料明细表:表8-2…………22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火灾事入的诱因、影响范围及后果
矿井火灾故发生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外部火源引起的火灾,二是煤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内在因素引起的火灾,因此,矿井火灾分为两类:即外因火灾和内因火灾。
影响范围:
地面火灾:矿主井提升机房、副井提升机房、主井井品房副井井口房、通风机房、压风机房、变电所、矿井维修车间、煤场、办公楼、食堂及宿舍、仓库、木场等。
井下火灾:
井下内因火灾(煤层自燃):根椐各煤层的煤尘爆炸性试验结果,A#层煤爆炸火焰长度大于200mm,抵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80%,有爆炸性。
井下外因火灾:井下电气事故引发的火灾,雷电引入井下引起火灾,人为造成的火灾,机械碰撞、摩擦引发的火灾。
后果:井下火灾不公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中毒等,更主要的是可能引起瓦斯、煤尘的爆炸,引发灾难性事故。
2、防止火灾事故的措施
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时,要列入该项目涉及到的预防及处理火灾事故的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健全和落实各级火灾管理责任制。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严格执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合理开拓布置,理顺采掘关系,按程序开采,选择合理的开拓方式和采煤方法,对于具有自燃性的煤层,应采用后退式回采,禁止前井式回采,要选用回采率高、回采速度快、采空区容易封闭的采煤方法。
预防巷道中的自燃发火,要保证巷道的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冒顶。遇有冒顶或有煤与瓦斯突出形成的空洞,要清除浮煤,打好支架、充填黄泥或喷洒阻化剂,防止煤的氧化。
简化、优化通风系统,实行并联通风,避免串联通风,如强通风管理,及时维修巷道,降低矿井通风阻力。
井下应使用绝缘电缆或阻燃橡套电缆。
严格执行放炮管理规定,使用合格的炮泥,煤矿井下不准放糊炮,要严格执行“一炮三检查”和“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井下硐室内不准存放汽油、煤油或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润滑油、棉纱布等必须集中存放,定期送到地面处理。
要预防明火,井中附近20m内禁止烟火,严禁带烟草、引火物下井,井下严禁吸烟-严格井下用火管理,尽量做到井下不用火。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矿井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加强井下综合防尘管理,勤洗尘,防止煤尘聚积,控制产尘量。
职教部门要认真抓好预防和处理火灾事故方宙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应知应会等综合素质。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和质量标准化要求进行操作,实现操作技术标准化、规范化。
严格井行班前班末安全评估,对存在火险隐患的要仔细进行检查及井处理。
各井区必须开展对工作面工程质量和火灾管理及规程措施兑现情况的评估工作,并建立单位工程质量管理档案,建立单位工程质量项目负责制。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一)应急处置基本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