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运营管理操作规定及制度(一)岗位责任制 1、现场运营经理 全面负责生产运行具体管理工作,现场处理运行中的各类事宜; 对无法单独解决的问题和隐患应及时向上级汇报,会同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解决; 与技术工程师定期制定阶段运行方案,以达到处理成本和效果最优的运行状态, 并根据实际情况, 对化验员和操作人员提出要求; 对运行记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保管;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生化营养剂和调试需求的菌种、营养物质等进行落实; 对有关生产、安全及维修工具、用品和化验分析药品进行管理。 2、操作工人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执行各项运行指令的操作,并对各构筑物、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巡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并进行记录; 根据运行需要完成操作规程中规定的测试观察,并定期将记录结果向运营经理汇报; 交接班时需向现场经理和接班工人准确交代实际运行状况和操作情况; 接班时需向接班工人交接专用工具和仪器并进行例行检查; 负责个人日常操作和维护工具的保管和保养; 对所有处理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清洁,保证设备设施尽可能完好; 出现故障时,配合运营经理、机修工、电工、操作工等有关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或拆换; 按照生产需要和领导要求,完成各种临时的操作和维护及其它辅助性工作。 3、化验员 按照运营经理要求,每日完成所需指标的检测并进行计算整理; 负责化验分析结果资料的整理和保管,定期上缴存档; 对化验结果及时返回给现场运营经理指导生产, 化验结果出现异常马上报告; 搞好化验室的设备药剂管理和安全保障; 负责所有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负责各项标准药剂的配置; 负责化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4、工艺工程师 负责对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工艺技术和操作培训; 对有关生产需要的药品如碱剂、酸剂、絮凝剂、混凝剂的质量等提出要求; 组织完成各种气候和水质条件下的实际生产运行计划编制及调整。 按照工艺设计和实际运行需要,对各工艺构筑物和设备的工艺运行流程、参数进行调整和落实; 编制生产运行记录表格; 对化验室提出检测项目、数量要求,明确采样点。 5、机电工程师 对所有生产设备的说明书和配套资料进行收集保管,熟悉各种机电设备的使用要求、性能特点,并据此制定各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对所有生产设备的运行、保养提出要求与计划; 与设备供应商保持联系,详细跟踪产品性能和维护情况; 负责备用设备、备用件、易耗品等的审核; 对已经损坏或不能达到要求的设备, 提出请示报告予以更换。 6、机修工、电工 熟悉各种机电设备使用要求、性能特点,每周至少一人次定期现场巡视; 指导操作工对设备器件进行维护、保养和清洁; 接到故障或维修任务委派后在 2 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 对存在故障的设备器件进行检修。 7、财务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财务的法律法规,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日常财务管理制度; 负责综合分析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编写各类财务报表,交公司总经理提供经营决策的依据; 编制财务成本计划、资金筹集计划及制定计划, 并组织实施; 组织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的核定工作; 负责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 严格稽核各类经济业务的真实性; 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和银行结算制度并根据稽核人员审核签章的收付款凭证,办理款项收付; 编制工资分配表,并按规定比例提取各类基金,及时上交各有关部门; 负责项目的成本控制及监督; 负责收取和支付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款项; 有关部门报送财务报表;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会计档案(单据、凭证、账薄、报表等)立卷、归档、管理、移交、查阅核销的工作; 保管财务印章及各类票据,管好并使用好保险柜,确保安全; 向公司总经理及运营经理报告财务状况。 8、后勤总务 负责对主要设备及配件等进行登记; 负责全厂后勤物质的采购与供应; 督促厂区绿化环境的维护和整洁; 负责生产员工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后勤保障; 督促落实有关消防、安全与保卫工作。 9、司机 安全驾驶,遵章守法; 严格按照运行计划与工作指令作业, 保证生产运营用车需要; 有事请假或补休须提前办理手续,保证生产不受影响; 不得擅自把车辆交给他人使用,保证生产不受影响; 妥善保管好车辆,应把车辆停放在指定的保管或安全地点; 爱惜车辆,保持良好的车状、车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