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案例十三:国有银行的改革案例之二: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工商银行上市引起了世界瞩目, 不仅因为这是今年以来全球融资金额最大的首次公开发行,更重要的是,这家中国最大商业银行迈出上市步伐是中国银行业深刻变革的重要标志。在工商银行 A+H 同步上市之前,我国有两家银行刚刚分别完成了这一动作,一家银行登陆 H 股,一家银行则回归 A 股。登陆 H 股的是招商银行。 9月 22日 10 时,招商银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又到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完成了自己的 A+H 之旅。反方向迈步的是中国银行。 7月5 日,这家此前已在港交所上市的银行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回归 A 股。中等大小的中信银行和兴业银行计划 2006 年内赴港上市,民生银行赴港计划也在紧张进行中。宣布上市战略的银行就更多了, 北京银行已选定上市辅导投行准备上市, 南京市商业银行和上海银行也启动了上市战略,本年度是个名副其实的银行上市年。证券业分析人士认为, 2006 年是银行上市比较有利的时间窗口,香港市场对内地银行估值相对较高, A 股市场经过股改洗礼后焕发活力, IPO( 首次公开募股) 也开始重启。除资本市场的因素外, 银行业人士认为银行掀起上市潮还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资本的硬性约束, 目前监管层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越来越严格了; 另一个是国内银行要强健身体应对即将到来的激烈竞争,因为今年 12 月我国银行业入世过渡期将结束,中外银行将同台竞技。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吴晓求看来, 上市对银行来讲有三个好处, 一是在成熟市场上市利于逐渐提高公司治理水平,防范风险;二是补充核心资本,利于稳定经营; 三是若是赴海外上市从长远看利于银行的国际化。确实,实现 A+H 上市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为严格的国际监管标准要求,同时,基于境内外投资者的要求,也必须具备与市场规模相适应的基础管理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金融监管高层对银行上市持支持鼓励态度。刘明康不久前说:“不论是在国内外所有市场上市都可以, 上市将使银行面对公众投资者与证券市场监管当局的监督, 这对促进公司治理、加强信息披露、提高透明度都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