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江山如此多娇.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江山如此多娇.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1/9/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江山如此多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是毛泽东《沁园春?雪》一词中深具革命浪漫主义情怀的名句,也是一幅悬挂于人民大会堂的中国画力作的题称。1959年,欣逢十周年国庆,人民大会堂竣工在即,中共中央决定在二楼的宴会厅悬挂一幅以毛泽东词作《沁园春?雪》为立意的中国画巨作,并选定由金陵傅抱石和岭南关山月联袂完成创作。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现在仍然悬挂在人民大会堂的《江山如此多娇》出色地运用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整个构图采取鸟瞰式,视野开阔以气势见称,地跨塞北江南,将长江、长城共冶一炉以求博大,时合春、夏、秋、冬四季以求“多娇”,画中层峦叠嶂、峻峭幽深、万木竞立、飞瀑急湍、烟霭茫茫、吞吐八荒,以小观大的图式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中国山水画特有的苍茫感,画中一轮红日喷薄而出,望之令人顿生朝气蓬勃、高瞻远瞩之情,而毛泽东主席手书“江山如此多娇”的题词,更是明喻了气象万千的新中国。《江山如此多娇》成功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形式,通过对中华大地宽广辽阔的地域形象的描绘,表达了新中国作为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风貌。它作为一个成功的范例,走出了以往山水画惯于孤芳自赏、闲适自娱的传统定势,因而也凸显了中国山水画这一古老画种在新时代中焕发出的生命力和其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积极入世、雅俗共赏、融合中西的新审美品质。岁月匆匆,5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在重读此图时,依然从中感受到一个新时代来临时的***和憧憬。
  《江山如此多娇》的创作,对于关山月来说是其艺术生涯的一个转折点,如果说他早期山水画创作的动力源于国家危难、山河破碎的忧患之情的话,那么从《江山如此多娇》开始到60年代以后的艺术探索,则调整为讴歌壮丽的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一改早期山水画创作的凄清苍凉为热烈雄健,画面的意境也由雄奇幽美的格调转为空远辽阔的宏伟架构。这似乎印证了关氏自己一贯所强调的“不动我便没有画”的原则。这“动”包含的不只是作者因空间景观变换而产生的视角变更,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心境情怀因时代变迁引发的情感律动。
  
  一
  
  20世纪30年代,正是家国多难之秋,关山月毅然奔赴国难,辗转跋涉于桂、黔、滇、川、甘、青等西部地区写生创作。感于事,触于境,故笔锋所及尤敏于描绘四时之转换,并从中寄托自己感时伤世的哀痛及乱世无依的人间温凉。所作虽多写湖山旷邈、林麓浩渺之态,然而诉不尽的是客途所感风雨飘零、寒烟荡碧的断肠之色。“卅年一去烟云梦,乱世丹青几断魂”,如今,当我们重抚关氏这批时隔半个多世纪的旧作,于故纸缣素间依然可细细辨识艺术家那忧伤黯然的缕缕心迹。如关氏早年所作《小桥流水》,画幅虽小,而生意浮动:古木红叶萧萧,青山秋水迢迢,烟重山虚,策驴人过溪桥。这是一帧幽雅的山水小品,作者以起落有致的水墨勾斫、冷暖相间的色彩推移来赞美秋意盎然的山中景致,然就在这寒烟飘渺,岚气往来的秋色中,依然让人感受更多的是一种季节的萧瑟。在山一程、水一程的跋涉中,作者动情地表现大自然美丽的凄怆,无疑其中也融入了自己心灵的寄托。在关氏早年所有的山水画作品中,这幅画作的意趣最为接近传统山水画家乐干表达的“可望、可居、可游”、“渴慕林泉”之意。然而,“小桥流水”这种特定的传统画题并没有引导观者进入特定的儒雅禅悦式的静穆淡泊,面对关氏的作品使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因“写生”视野带来景物的新奇和造化的生机。这种处身于大自然中的抒情无疑远离了其时画坛程式化的空疏之弊,从而把山水画创作从“四王”余韵转化为新颖而亲切的形态。1941年,郭沫若在重庆见到他的这批作品时大为赞叹,一口气就写了六首绝句,题在关氏一幅代表作《塞外驼铃》的诗堂上:
  塞上风沙接目黄,骆驼天际阵成行。
  铃声道尽人间味,胜彼名山着佛堂。
  不是僧人便道人,衣冠唐宋物周秦。
  囚车五勺天灵盖,辜负风云色色新。
  大块无言是我师,陆离生动孰逾之。
  自从产出山人画,只见山人画产儿。
  可笑琴师未解弹,人前争自说无弦。
  狂禅误尽佳儿女,更误丹青数百年。
  生面无须再别开,但从生处引将来。
  石涛珂壑何蓝本?触目人生是画材。
  画道革新当破雅,民间形式贵求真。
  境非真处即为幻,俗到家时自入神。
  诗的后面还写了一个跋:“关君山月有志于画道革新,侧重画材酌挹民间生活,而一以写生之法出之,成绩斐然。近时谈国画者,犹喜作狂禅超妙,实属误人不浅,余有感于此,率成六绝,不嫌着粪耳!民国三十三年岁阑题干重庆。”在关山月早年另一张作品的诗堂上,郭氏也题上一个跋,云:“国画之凋蔽久矣,山水、人物、翎毛、花草无一不陷入古人窠臼而不能自拔,尤悖理者,厥为山水画,虽林壑水石与今世无殊,而亭阁、楼台、人物、衣冠必准古制,揆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