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位置与方向作者:魏明亮单位:西津小学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 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基于学生基础, 设计上我采用“创设—引导—探究—反思”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主动反思自己的学习,使自己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主动和同学老师交流,合作学习,提高自己。开始, 教师用生动有趣的“定向运动”视频, 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数学学习中。使学生在观赏短片时,很自然地进入观察发现阶段,对新知有了初步的感知,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参与意识。让学生通过对宁阳公园各个景点相对位置的描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新知学习的实用性。然后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宣城市 2010 — 2011 学年度中小学幼儿园优学设计、教学课例和教育案例评选参评案例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南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 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通过对“位置与方向”的旧知复习达到知识的顺利迁移。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 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学习活动中, 教师尽量让学生自己去经历, 去实践, 通过学生的实际观察——思考——讨论——验证——反思, 而得出结论。在课题当中, 我尽量做一个一个配角,对学生进行引导,组织。学生做真正的主角, 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习小组与学习小组之间互相帮助。最后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 借以达到知识的巩固提高, 同时教师也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二、教案授课人魏明亮学科数学学校西津小学课题位置与方向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 、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具体方向的准确描述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演示讲解课时安排 1 教具、实验情况投影仪、直尺、量角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定向运动游戏吗?如果想知道请看短片(课件播放) (教师同时介绍: 定向运动就是借助地形图和指北针, 按规定的顺序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 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并到达终点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 1 、学生观看视频, 了解定向运动。通过看视频课件激起学生兴趣, 让他们很快进入学习的情境。对新知有了动……) 2 、同学们关于位置和方向我们学过哪些知识? 请填一填方位图。教师可以通过填方位图提示帮助他们回忆。尽量让每个人都说一说。教师适时画图并板书: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3 、同学们,你们逛过宁阳公园吗?用以前学习的有关知识你能向同座位准确的介绍公园的有关景点的位置吗? 让学生试着描述, 让他们尝试用位置与方向来描述各个景点的相对于公园大门位置。二、探究新知 1 、课件教材第十七页主题图。 2 、学生试着回忆所学知识,填充八个方位图, 测量东南方等方向的角度,并说一说。 3 、同座位之间互相描述, 感受用以前的知识来描述物体具体位置的困难、不准确性。初步的感知。通过已有知识经验初步试解决身边实际问题, 让他们感受到解决的困难, 从而激起学习新知的欲望。 2 、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1 )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 ( 学生应了解: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2 )你听说过比例尺吗?谁来说一说? ( 学生说后,教师简单说明,由于公园太大这幅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画出来的。比例尺我们在今后还会学到。) (3 )你能说出 1 号检查点在起点的什么位置吗?请说一说、讨论、交流, 看能否解决问题。 1 、学生观察老师展示的主题图。 2 、学生收集信息, 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说说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如,比例尺, 各目标点的位置怎么确定等。) 然后学生尝试解决 1 号检查点的相对位置, 可以说一说,议一议。让学生自主读图, 利用生活中已有知识经验, 收集信息、分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