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指 导 教 师 点 评
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名师武汉市教科院顾静
本节课是水平一(二年级)“跳跃——立定跳远”单元学习中的第四次课。本节课条理清晰环环相扣的教学流程与学练结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都充分展示了授课教师较好的专业素养,尤其是本节课的主要器材——“海绵棒”的选择和运用,不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更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关注学生运动能力的提升,还通过各种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通过游戏并运用不同方式的评价来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即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体现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一、条理清晰,环环相扣
立定跳远是学校体育教育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它贯穿于小学至大学的体育教学之中,是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的重要手段。正是基于此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更重视和追求竞技运动中技能与技术的提升, 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激发,更忽略了教材本身的趣味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学习运动技能和获取知识为主线,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一步一步的进行引导,每一个环节的实施都为后一个环节打下基础。如:开始部分的“快乐棒棒操”不仅让学生在欢快的韵律中活跃身心还让学生了解了本节课的学具,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主教材部分教师巧妙引导学生模仿双脚跳动物的跳跃练习来提示双起双落、膝关节弹动、屈膝缓冲的技术动作,为突破重难点做了充分的铺垫;通过复习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动作概念,比一比测一测检测自我跳跃的能力,树立自信,激发勇于挑战、互相竞争的精神,同时运用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学习自主性。
二、学练结合,行之有效
在核心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始终围绕双脚蹬地向远处跳出双脚落地的技术动作展开教学,借助海绵棒轻巧柔软、换位灵活、安全易于摆放的特点,改变练习和跳跃的形式及方法,促使学生在自主尝试练习、合作探究练习的同时激发学习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高度和远度,开展挑战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蹬摆有力屈膝缓冲的动作要领,
利用障碍物距离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屈膝缓冲轻巧落地的动作难点。采用个人、小组等不同形式的学习方式反复练习技术动作,将学与练进行了高效结合,巧妙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有效达成本课学习目标。此外,教学中充分利用海绵棒进行钻爬的游戏活动,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上下肢协调发展上肢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精神。
三、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