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2=a(a≥0),并能利用它进行计算和化简.
2.通过具体数据的解答,探究=a(a≥0),并利用这个结论解决具体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2=a(a≥0),=a(a≥0)以及它们的运用.
教学难点
探究结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口述上节课的重要内容,并板书:
1.形如(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a≥0)是一个非负数.
那么,当a≥0时,()2等于什么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教授
活动1:
(多媒体展示)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填空:
()2=________;()2=________;
()2=________;()2=________;
()2=________;()2=________.
由学生计算、讨论得出结果,并提问部分学生,教师进行点评.
老师点评:
是4的算术平方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是一个平方等于4的非负数,因此()2=4.
同理:()2=2;()2=;()2=;()2=;()2=0.
所以归纳出:()2=a(a≥0).
【例1】教材第3页例2
活动2:
(多媒体展示)填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教师点评: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意义,我们可以得到:
=2;=;=;
=;=2;=0.
所以归纳出:=a(a≥0).
【例2】教材第4页例3.
教师点评:
当a≥0时,=a;
当a≤0时,=-a.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应理解并掌握()2=a(a≥0)和=a(a≥0)及其运用,同时应理解=-a(a≤0).
教学反思
1.注意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2.在总结二次根式性质的过程中,由学生经过观察、分析的过程,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体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