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草房子》导读推介课设计
宝应实验小学六(4)班王楹著
教学目标:
通过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草房子》的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品味《草房子》语言,感受语言后面的思想,感悟每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 折,以及在苦难中绽放出的美。
掌握阅读长篇小说的一些方法,能在自我阅读中循法而读。
教学过程:
一、 童谣导入。
孩子们,快乐的童年,除了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做游戏,留在我们记忆中的还有 那一首首富有浓郁诗情的童谣。
姐姐十五我十六,妈生姐姐我煮粥,爸爸睡在摇篮里,没有奶吃向我哭,记得外公娶外 婆,我在轿前放爆竹。
自己读,大声读。
有意思吗?这样的童谣叫颠倒歌,在歌谣中一切都是颠倒的,违背常理的,反映了 小孩子奇特的思维,丰富的想象。
二、 介绍作品
这是老师从这本《草房子》里看来的。《草房子》是一篇以少年儿童为题材的长篇 小说,记叙了一群农村孩子的成长故事。除了桑桑、秃鹤,还有很多年龄一般大的孩子, 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关于这部作品,我们不妨看看专家的评价。
出示:
《草房子》就是当代中国之《爱的教育》。——崔道怡
读《草房子》真正是一种享受,是一种文学的享受、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真、善、美的 享受。——樊发稼
《草房子》是一首诗。——肖复兴
介绍作者:曹文轩,江苏人,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著名作家。我们来 看有关他的情况介绍。
三、 观察封面
出示封面:
教师朗读:
“那是一九六一八月的一个上午,秋风乍起,暑气已去,十四岁的男孩桑桑,登上了油 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他坐在屋脊上,油麻地小学第一次一下就 全都扑进了他的眼底。秋天的白云,温柔如絮,悠悠远去,梧桐的枯叶,正在秋风里忽 闪忽闪地飘落。这个男孩桑桑,忽然地觉得自己想哭,于是就小声地呜咽起来。
明天一大早,一只大木船,在油麻地还未醒来时,就将载着他和他的家,远远地离开这 里——他将永远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
现在知道了什么?又有什么问题?
四、先睹为快
草房子是怎样的?油麻地又是怎样的?
学生阅读:
“这一幢一草房子,看上去并不高大,但屋顶大大的,里面却很宽敞。这种草房子实际 上是很贵重的,它不是用一般稻草或麦秸盖成的,而是从三百里外的海滩上打来的茅草 盖成的。那茅草旺盛地长在海滩上,受着海风的吹拂与毫无遮挡的阳光的曝晒,一根根 地皆长得很有韧性。阳光一照,闪闪发亮如铜丝,海风一吹,竟然能发出金属般的声响。 用这种草盖成的房子,是经久不朽的。这里的富庶人家,都攒下钱来去盖这种房子。油 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那上面的草又用得很考究,很铺张,比这里的任何一个人家的选草 都严格,房顶都厚。因此,油麻地小学的草房子里,冬天是温暖的,夏天却又是凉爽的。 这一幢幢房子,在乡野纯静的天空下,透出一派古朴来,但当太阳凌空而照时,那房顶 上金泽闪闪只又显出一派华贵来。”
交流感受。
故事的主人公是桑桑。桑桑是怎样的一个人?你们想认识他吗?赶紧打开老师给大 家带来的故事吧。
交流说说桑桑是个怎样的孩子。
异想天开的孩子:他的想法和别人不大一样,只有他才能想到用家里的碗柜来做鸽 子笼,也只有在他的眼中父母的蚊帐分明是口不错的渔网。
能干的孩子:他想做的事还都做成了。鸽子笼上了墙,打来的鱼虾下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