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诗意的孤独.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诗意的孤独.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1/10/3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诗意的孤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诗意的孤独
  林风眠(1900~1991年)的艺术生涯,演绎了东方绘画艺术与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发展,不仅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提供了可行的参考,特别是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进程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而且给东西方文化的完美融合提供了现实的例证,丰富了中国文化艺术的多元化格局。
  林风眠绘画作品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主题性绘画的创作试验上和对中西艺术文化的融合上。在主题性绘画中,“主题性”代表了一般美术创作所表现的基本主题内容,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国画家会给予其特别提示的意义。主题性创作曾经是支撑中国美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林风眠是中国主题性创作试验绘画的首创者。他的绘画描绘了其辛酸曲折的人生历程,从“沉郁的浪漫”到“呼唤人道”再到“诗意的孤独”后至“吟咏与呐喊”,每一个绘画阶段都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可以说描绘的是一部近现代中国史诗。早在1924年,林风眠创作的《生之欲》堪称我国现代绘画史上最早的主题性创作,该作品试图描绘生存的欲望和生命的价值,思想内容丰富,颇具哲理性。此后,他又接连创作了《民间》《人道》(组画)、《痛苦》和《悲哀》等绘画作品,表现劳苦大众的疾苦和当时中国的落后,试图以此来唤起人民的觉醒。尽管前述一些作品已不存世,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与政治的印记。20世纪80年代,林风眠创作了有着集权象征的《南天门》,其内涵清楚地表现了善恶、权势和被奴役者间的抗衡,而《噩梦》6幅更是刻画那个时代悲剧的杰作。另外还有《屈原》《痛苦》《火烧赤壁》等作品,都表达了画家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社会状况的思考。毫无疑问,这些萦绕于画家内心、历尽苦涩的人生命运母题是作者经历了的生活,表达了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分析林风眠的主题性绘画创作个案,有助于我们理清新世纪主题性创作模式与20世纪主题性创作的关系以及主题性创作与现实主义的关系问题。另外,中国画的主题性创作如何结合传统的笔墨和审美情趣等问题,都可以在这一个案中得到启发。
  再让我们看看林风眠的主题性绘画创作是如何驰骋于艺术市场的。林风眠所创作的表达与专制和权势相抗争的《水漫金山》;表现权势压迫及歌颂献身精神的《南天门》与同名作分别在2003年北京华辰秋拍、2004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和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中以44万元、,成交价格翻倍增长。表达向往美好生活主题的《育苗》在2006年上海崇源春拍中以165万元成交。与《育苗》有着同样涵义的《育花》及同名作分别在2005年北京保利秋拍、2008年崇源抱趣春拍和2008年上海崇源秋拍中以231万元、。而歌颂新社会和劳动者的佳构《丰收》和《丰收图》在拍场更是屡创佳绩,《丰收》及同名作分别在1997年中国嘉德春拍、、,《丰收图》及同名作分别在2001年中国嘉德春拍、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这么多“惹人心醉”的数字的背后,其绘画“主题性”带给我们的启示才是市场最为“动心”的地方。
  林风眠绘画表现中西文化融合也是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