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851—1864)
扬州市新华中学 包相琴
太平天国运动
专题三第一课
一、话天国兴衰
二、悟天国理想
三、论天国短长
一、话天天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亦因之壅滞不能出口。
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阅读材料,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诱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根本原因
轰鸣的大炮
腐败的统治
无情的天灾
激 化
加 剧
一、话天 天 国 运 动 爆 发 的 原 因
1、阶级矛盾的激化;(根本原因)
2、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外因)
3、自然灾害严重;(直接原因)
(一)太 平 天 国 运 动 爆 发 的 原 因
一、话天国兴衰
4、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发动群众。(思想组织 基础)
一、话天天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兴起——1851年
↓
发展——永安建制、 、1853年颁布
↓
高潮——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标志
↓
由盛而衰——1856年 ,1859年颁布
↓
失败——1864年
请阅读教材,简述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金田起义
定都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
天京变乱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开始:金田起义1851年
金田
永安
天京
称号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人名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初建政权:永安建制
正式对峙:定都天京 1853年
全盛:1856年
转折:天京事变1856年
失败:天京陷落1864年
二、悟天国理想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二、悟天国理想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材料一 :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材料二 :
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 据《天朝田亩制度》
思考:1、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和产品如何分配?
2、它给人们构建了怎么的梦想?这个梦想能实现吗?
3、如何评价它?
平分土地,财产归公
土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