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文档名称:

五年级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147KB   页数:2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上传人:小雄 2021/10/15 文件大小:1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知识点复习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年级上册知识
一、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1、先将小数转化成整数2、再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算出积3、最后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4、如果积的小数部分末尾若出现0,要去掉小数末尾的0,使小数成为最简形式。
二、 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1)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2)点小数点时,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有几位小 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3)积的小数位数如果不够,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 小数点;(4)积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要把0去掉。
三、 积与因数的关系
一个因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大;
一个因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因数小。
四、 求一个数的小数倍数是多少的问题的解题方法:用乘法计算,即用这个数乘小数倍数。
五、 小数乘法的常用验算方法:
(1)根据因数与积的大小关系检验;(2)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3)用计算器验算。
六、 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1、 先算出积,然后看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求出结果,用“孑”表示;
2、 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四舍五入法:小于5,把它和右边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大于5,向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
由于小数的末尾去掉0和加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所以取小数的近似数时不用把数改写成0,直 接去掉。
^2 (保留整数)
^ (保留一位小数)
^ (保留两位小数)
3、 如果求得的近似数要保留数位的数字是9而后一位数字又大于5需要进1,这时就要依次进一用 0占位。
特别注意:在保留整数、(一位、两位、三位)小数、省略(亿•••万 分位、百分位•…)
后面的尾数、精确到(亿•••万•••十分位、百分位•…)这类题目,都可以用划圆圈的方法来完 成。
七、 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Xb=bXa
例如:85X18=18X85
23X88=88X23
2、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Xb)Xc=aX(bXc)
注意:乘法结合律的应用基于要熟练掌握一些相乘后积为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例如:25X4=100; 250X4=1000; 125X8=1000; 125X80=10000
3、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Xc=aXc+bXc ,或者是:aXc+bXc=(a+b)Xc
注意:简便计算中乘法分配律及其逆运算是运用最广泛的一个,一定要掌握它和它的逆运算。
4、个数相乘,如果有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将其转化成整十、整百、整千数…… 加(或减)一个数的形式,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
八、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的应用:
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也适用。
计算连乘时可应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将乘积是整数的两个数先乘,再乘另一个数;计算一步乘 法时,可将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和一位数相加减的算式,再应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对于不符合运算定律的算式,可通过变形再进行应用。
错点警示:小数乘整数的积的末尾有0时,一定要
先点积中的小数点,再去掉积中小数部分
末尾的0o
规避策略:牢记计算方法和解题过程,先按整数乘
法计算,再数小数位数,确定小数点的位
置,最后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第二单元《位置》
一、 对行和列的认识。
1、横排叫做行,竖排叫做列。确定第几列一般是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是从前往后数。
二、 对数列的认识和表示方法。
1、 用有顺序的两个数表示出一个确定的位置就是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
2、 用数对表示位置时,先表示第几列,再表示第几行,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
3、 写数对时,用括号把列数和行数括起来,并在列数和行数之间写个逗号把它们隔开。写作:(列, 行)。
4、 数对的读法:(2, 3)可以直接读(2, 3),也可以读作数对(2, 3)。
5、 一组数对只能表示一个位置。
6、 表示同一列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相同;表示同一行物体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 个数相同。
8、表示位置有绝招,一组数据把它标。竖线为列横为行,列先行后不可调。
一列一行一括号,逗号分隔标明了。
三、物体移动引起数对的变化。
1、在方格纸或田字格上,物体左、右移动(向左或向右平移),行数不变,列数等于减去或加上 平移的格数;物体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