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docx

格式:docx   大小:9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小雄 2021/10/17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尝试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而教师的导,学生的尝试,都必须遵循学生 的认识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职知识。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时,我试图运用尝试教学理论,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 己探索知识。这节课我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
一、 积极引探,发挥两主作用。教学时,教师通过积极的“引”,来激发学生 主动地“探”,使教与学产生共振,和谐发展。如教师出示例2时,问与例1 相对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索出:分数四则运算题, 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思维能力。
二、 精心设计练****练****主要在课内进行,练****要有层次,有针对性,讲究方 式,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机会等。在课堂练****中,除基本训练打基础 外,还出示了 “尝试题”,诱发学生学****的积极性,边算边讨论,成功地解答 尝试题后。教师还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专项练****br/>。。。为学生设计多层次的尝试思维情景, 让学生看有所思,练有所想。
三、 加强了信息交流,促进尝试成功。尝试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学生讨论, 是在学生获得自己的努力结果之后进行的生动活泼、独具一格的“语言和思维 训练”,这种讨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情感上得到交流和满足,有利于培 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加深理解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三次学生讨论,教师根据学生输送的信息,针对学****新知 识的缺陷,作画龙点睛式的讲解,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与此同时,老师 也参与讨论,及时了解情况,并根据学生输来的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以“教”促“学”,“学”中有“教”,密切了教与学的关系,保证了尝试成 功。
这节课作者引导得很好,值得我学****br/>这节课作者引导得很好,值得我学****br/>一、选择题
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在一次数学竞赛中,该班学生的]获得一等奖,L获得二等奖,
8
1获得三等奖,
2
其余获得纪念奖。这个班的人数可能是(
)o
A.
49
B. 24
C. 48
D. 56
2.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度数的和等于第三个内角的度数,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o
A.
钝角三角形



3.
A.
3: 1
B.
1: 3
C.
9: 1
D.
1: 9
4.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48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
A.
16 B. 48 C. 96
一个圆柱与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圆柱的底面积是圆锥体的底面积的3倍,圆锥体的高与圆柱的高的比
5.
从甲堆煤中取出!给乙堆,、乙两堆煤的质量之比是()
: 4
B. 7: 5
C. 5: 7
: 6
:如果鞋子是a码,也就是b厘米,它们有这样的关系:a=2b-
子,也就是要穿( )厘米的鞋子.
A. 35
B. 30
C. 25
D. 40
7. 一列队伍,按1〜8的顺序循环报数,
最后一个人报“5” ,如果这列队伍的人数在60〜70之间,这列
队伍的人数可能是()
A.
2的倍数
B. 3的倍数
C. 5的倍数

8.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 ,它的顶角是(
)o
A.
80°
B. 100°
C. 20°
9.
A.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3倍
B.
相等
C.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D.
圆锥的高是圆柱的
一段重12千克的圆柱体钢柱,锻压成等底的圆锥,这个圆锥的高和圆柱的高相比( )
王刚今年a岁,比她妈妈小b岁,再过x年后,王刚与她妈妈相差( )岁.
A. b
B. a
C. (a+b) - ax
二、填空题
11.(
)分二2时40分二(
)时;7900 mL=(
)L=(
)m3o
•种情况。
小芳、小红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一共可能出现.
在①-⑥中,()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是正方体展开图且相对的两个面上的角合在一起能 够拼成一个直角。(请写出①-⑥中所有复合条件的序号)
20°
45°
37°
45°
53。
80°
40°
45°
45°
33。
50。
57。
88°
10°
2°
13°
80°
77°
10°
45°
45°
80°
45°
45°
⑤ ⑥
写出下面各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