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1 临港新城项目市场研究报告 P2 【第一部分:临港新城概况】一、区域基本概况 1. 地理位置临港新城位于东海之滨、上海东南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上海市版图的最前端, 距上海中心城区 75 公里, 南离洋山深水港约 32 公里, 北距浦东国际机场 25 公里, 一方通向海洋经济的全世界,而另一方将辐射上海长三角乃至全中国。 目前交通沪芦高速、城市轨道、郊区环线、 A20 、两港大道、浦东铁路等城市快速交通网使临港新城与上海各区县之间仅咫尺之遥。公交线路现已开通龙港快线、三港快线、龙临专线、龙芦专线等。 P4 规划交通规划中的轨道交通 11号线南段从龙阳路直通临港新城,在临港新城内设置有两个站,一个是主产业区里的临港新城北站,另一个是位于主城区内的临港新城站。预计该项目将在 09年开工,并于 2012 年建成。以上图片资料来源“临港集团” P5 2 .临港新城区域地位 临港新城发展目标临港新城的开发建设,是上海市委、市政府为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港口竞争机遇、实现经济跨越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依托洋山集装箱国际深水枢纽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港, 临港新城将成为中国及至世界现代装备制造业重要基地。 临港新城之于世界临港新城依托“两港”(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空港),辐射长三角,服务全国, 面向世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滨海低商务成本、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叠加的政策、体制优势,还具有海运、空运、内河航运、高速公路、铁路“五龙汇聚”的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和完备的能源供给体系。随着洋山深水港的开港、洋山保税港区封关运作,浦东国际空港二期扩建工程全面启动,以及国务院批准闵行经济开发区扩区临港新城, 临港新城将成为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临港新城之于中国开发建设临港产业区,打造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是上海市委、市政府落实“振兴装备制造业”国家战略,着眼于提升产业能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提高城市国际竞争力作出的战略决策。 临港新城之于上海建设好临港新城,对于加快上海“四个中心”和现代国际大都市建设,对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对于上海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城镇布局和功能布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至 2020 年, 临港新城将全面实现规划目标,成为上海辅城。此外,临港新城区域内的芦潮港镇,是上海“十五”期间重点开发的九镇之一, 将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方针,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实现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率管理,建设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 P7 3 .区域人口情况 人口现状及分布人口划分泥城芦潮港书院万祥总人口 25812 14101 45120 58976 男12675 7058 23205 25362 女13137 7043 21915 33614 家庭户户数 9901 5092 12410 16732 0-14 岁(总)3974 2350 8795 9064 15-64 岁(总)19045 10544 33614 42231 65岁及以上(总)2793 1207 2711 7681 本地户口住在本地 23031 11294 37266 50069 非本地户口住在本地 2781 2807 7854 8907 (以上数据来源于“ 2009 临港新城人口普查”) 未来人口规划至 2020 年, 临港新城规划居住人口 80万, 按照城市区和城镇生活区划分: 城市生活区约 60 万人(规划主城区约 45 万人,主产业区核心区约 5 万人,综合区约 10 万人), 城镇生活区约 21 万人。按规划片区划分: 主城区约 45 万人, 主产业区约 万人(包括书院镇和万祥镇) ,综合区约 10 万人,重装备产业和物流园区约 万人(包括泥城镇和芦潮港镇)。 P9 【书院现状】总人口: 45120 本地户口: 37266 非本地户口: 7854 【万祥现状】总人口: 58976 本地户口: 50069 非本地户口: 【泥城现状】总人口: 25812 本地户口: 23031 非本地户口: 【芦潮港现状】总人口: 14101 本地户口: 11294 非本地户口: 【主产业区规划人数】居住人口 万【主城区规划人数】居住人口 45万【综合区人数】居住人口 10万【重装备区、物流区人数】居住人口 万以上资料来源“临港集团”网站 P10 4 .区域经济状况 经济增长临港新城于 2003 年正式开发启动, 5 年来,临港新城实现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225 亿元; 引进外资总额 12 亿美元, 合同外资 亿美元; 实现生产总值年增长 % , 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