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生物与环境论文 2017.2.7.doc

格式:doc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物与环境论文 2017.2.7.doc

上传人:luyinyzha 2016/7/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物与环境论文 2017.2.7.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物与环境生物生活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时时刻刻受到各种生态因素的影响。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也就是说,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环境淘汰了,即能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都是普遍适应环境的。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 大自然对水的分配是很不公平的。既有浩瀚的大海、数不清的江河湖泊、成片的冰川; 也有“水贵如金”的沙澳, 以及炎热的热带干早地区。这些地区大都有生物的生存,而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水。在潮温的地区, 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一般是能够得到满足的。然而, 在那些干燥炎热的沙漠地区, 植物是怎样利用水分的呢? 我们知道, 各种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对不同的环境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适应能力。而在干早炎热的严酷自然条件下, 也锻炼出了一大批百折不挠的抗旱植物。特别是在沙漠地区, 这些植物的地上部分往往缩得很小,以尽可能的减少水分的蒸发。如仙人掌的叶子变成了针刺状, 麻黄的叶子变成茸毛状, 怪柳的叶子变成鳞片状, 而有的植物如沙拐枣干脆就没有叶子。有的植物就用绿油油的叶柄或枝条代替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些属的植物如景天、落地生根、仙人掌等,一方面在降雨时, 可将水分吸进体内储藏备用, 另一方面在代谢途径上也发生了变化。这些植物的苹果酸含量在夜间增高, 白天减少; 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则正好相反, 白天减少,夜间增多;它们所吸收的二氧化碳也是白天少、夜间多。仙人掌,在墨西哥被传为是神给墨西哥民族的一份赏赐。在墨西哥的一些史书里记述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过着游牧生活的阿兹舌克部族,得到神的启示:“当看到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时,你们就可以在那定居。”一天,阿兹舌克部族人,果真看到了神所说的情景。于是,他们便定居在特斯科湖的一个岛上。后来,他们在那儿创建了特诺奇蒂特兰城。这种传说虽然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仙人掌是墨西哥的象征,却是属实的。墨西哥的国旗和货币上都有传说中的情景---“一只兀鹰叼着一条蛇停在仙人掌上”做成的图案。墨西哥境内多缺水,半数以上的国土在海拔 1000---3000 米之间,全国 70%---80% 地区属于干早地区。那么, 仙人掌是怎样在这种恶劣的生态环境里生存下来的呢? 仙人掌,虽然千姿百态,多达千种,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茎和叶都发生了巨大的变态。仙人掌植物株体变化和长期生活在沙漠环境里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生存,仙人掌练就一身抗恶劣环境的本领。它们把原来的叶退化成了针状或刺, 这样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们的茎变得粗大肥厚,而且,表面都覆盖有厚厚的角质层,里面还有几层厚壁组织。这样的茎,既可以有效的防止无谓的水分损失,又可以贮存大量的水分;它们的根系特别发达,可以扎到地下很深的地方,吸收到其它植物难以吸收到的水分。一旦有水,仙人掌就大量地吸水,将水分贮存在粗大肥厚的肉质茎中。株高 10米的仙人掌,可贮藏 1000 千克的水分, 到了干旱的季节,贮存的水分再慢慢地供应出来。仙人掌植物,长期生长在沙漠地区,使它形成了消耗水分较少的特点。研究人员做过试验:把一株 396 千克的仙人掌放在室内,一直不给它浇水,6年以后它仍然活着,体内消耗的水分只有 11 千克。而一株玉米,在一个生长季节里, 要消耗掉 200 千克的水分。仙人掌的刺具有吸收水分的特异功能。据德国两位学者研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