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 最 勤 奋
——二一班情商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对同学们进行集体教育,让同学们正确认识勤学的重要,端正同学对待学习的态度,班会中要穿插进一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勤学故事,让同学们更加清晰明了的认识到自己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使得同学们正确理解勤学的重要性,并将真正的勤学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主持人:,只有打好基础才有望达到成功的彼岸. 是啊,有哪个成功的人不是靠勤奋才拥有今天的成就的呢? 今天就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勤奋"一词的真正含义.
    二、学习《新三字经》中相关诗句
1、同学讨论关于“勤学”
   你对勤奋有哪些认识?
2、你能说出《新三字经》中关于勤奋的诗句吗?
       求知识 甘勤苦 昔苏秦 锥刺股
       求学者 贵恒心 磨铁杵 可成针
       如囊萤 如映雪 家虽贫 学不辍
       海有边 山有路 学无涯 不停步
   3、借故事谈理解
      战国时的苏秦,夜以继日地读书,实在太累了,就用锥子刺腿来使头脑清醒;汉代的孙敬,为了防止读书时瞌睡,便用一根绳子把自己的头发系在房梁上,只要一打磕睡就会被扯醒。这就是历史上“刺股悬梁”的故事。
    晋朝的车胤、孙康、匡衡,家里都很穷,连点灯的油都买不起。夏天的晚上,车胤用纱布做成一个小口袋,捉一些萤火虫装进去,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光亮看书;孙康在严寒的冬夜坐在雪地里,利用白雪的反光苦读;匡衡在墙上凿了个小洞,“偷”邻居家的一点灯光读书。成语“囊萤映雪”和“凿壁偷光”所讲的就是这几个故事。
三、升华认识
俗话说:“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中华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实学;认定的成才之路,是发愤学习。中国人重视读书、勤奋好学,已成为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中国民间有许多关于学习的格言,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活到老,学到老”等,也流传着很多古人珍惜时间、发愤苦读的故事。你能说说你的了解和认识吗?
1、格言:
生1:
天才在于学习,知识在于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