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成都高新区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 2008 年- 2017 年)
(送审稿)
为推进成都高新区“一区一主业”产业发展,根据《成都市国民
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 成都市工业经济发展第“十
一”个五年规划》 、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
发展的试行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分析
(一) “一区一主业”产业现状
1 、国内及成都市产业现状
从电子信息产业看, 我国在积极承接国际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
过程中, 产业规模逐步壮大, 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本土企业竞
争力日益提高, 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形成, 产品进出口快速增长。
成都作为中国传统的电子工业基地和新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战略
性、 功能性部署区, 电子信息产业是成都主导产业之一, 是成都“十
一五”规划重点和优先发展的产业,目前已形成完善的电子信息产
业体系。
从生物医药产业看, 我在发展中国家中
居于前列, 部分产品达到, 抗肿瘤新药、 治疗原发性
肝癌注射液等 20 多种重大创新药物已实现产业化。北京、上海、
石家庄、长春、广州、深圳、长沙等地一批产业特色鲜明的生物医
药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集群化发展态势明显。 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成都现有规模以上医药工业企业 150 余家,
从业人员 3 万余人,是国内重要的医药生产和流通基地,在国内
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
2、高新区产业现状
近年来, 成都高新区坚持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产业主导产业定
位,形成了软件及服务外包、集成电路、通信、光电显示、生物医
药等特色产业集群。 2008 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主导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 亿元,同比增长 % ,主导产
业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 。主导产业集群的规模迅速
壮大, 对经济发展的支撑、 拉动作用逐渐显现, 产业竞争力不断增
强。
在软件及服务外包产业方面, 已获得国家软件产业基地、 国家
软件出口基地等国家级基地授牌, 天府软件园等一批产业发展载体
相继投入使用,成功培育了卫士通、迈普、国腾、任我行、颠峰等
一批本土软件企业,引进了 IBM、 SAP、 赛门铁克、 微软等一批国
内外知名企业,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总数达 520 家,初步形成了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 游戏动漫、 信息安全、 行业应用及嵌入式等
几大特色领域,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信息安全产品生产基地和第三大
游戏产品研发、运营中心。
在集成电路产业方面,拥有 2 条 8 英寸晶圆制造生产线和 5
家封装测试企业, 58 家 IC 设计企业。 目前, 成芯半导体的 8 英寸
晶圆生产线已投产流片,英特尔、中芯国际、友尼森、 美国芯源等
一批封装测试项目顺利投产, BOC、梅塞尔、联华等配套企业也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成功落户。一个由 IC 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及配套项目组成
的、较为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基本形成。
在光电显示产业方面, 引进了中国建材集团液晶玻璃基板等上
游原材料项目,拥有京东方和深天马 代 TFT-LCD 、长虹主动
式 OLED 生产基地、峻凌国际 TFT-LCD 模组代工及 LED 封装等
中游显示屏项目,吉锐触摸屏和触摸显示器、 TCL 等下游显示应
用项目,一个基于中小尺寸的光电显示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在通信产业方面, 全球五大通信商摩托罗拉、 诺基亚、 爱立信、
西门子、 阿尔卡特, 以及国内两大通信龙头企业华为、 中兴通讯的
研发中心均已落户, 产品与研究方向涵盖领先的 3G 通信关键技术
及设备研发,是继北京、上海、深圳之后,中国重要的 3G 通讯关
键技术及设备研发中心之一,并已形成光纤预制棒、拉丝、光缆、
模块和接入设备的较完整产业链, 是重要的光通信产品生产研发基
地。
在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已培育出地奥、恩威、蓉生、华神等一
批重点企业, 引进了美国赛金与成都康弘合资项目以及奥泰医疗系
统、海圻生物科技、康美中药饮片、 恩普医疗设备、上海天诚等项
目,形成了现代中药、生物制剂、化学合成药、数字化医疗设备等
产业特色, 拥有国家中药现代化基地、 国家生物产业基地、 国家科
技兴贸创新基地(生物医药)三个国家级产业基地。
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二)近年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分析
1 、电子信息产业关键技术发展趋势及市场需求
微电子技术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 微电子技术已经走过了大规
模(LSI)、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