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读后感与观后感一、读后感的格式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 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 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 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题目可以用《××× 读后感》,也可以用《读××× 有感》。二、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写好“读后感”要做到四点:一、读懂原文抓中心, 在读中理解文章内容, 把握文章的思路, 只有通过认真地“读”, 才有写“感”的条件。二、选择重点作感点: 一本好书和一篇好文章可“感”的点很多,要从众多的感点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 角度最新, 现实针对性最强, 最善于写的感点, 作自己读后感的切入点。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你的感受可能很多, 如果面面俱到像开杂货铺一样, 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脑地写上去, 什么都有一点, 什么也不深不透, 重点部分也像蜻蜓点水一样一擦而过, 必然使文章平淡, 不深刻。所以写感受前要认真思考、分析, 对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炼, 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写, 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来写, 最好是突出一点, 深入挖掘,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总之, 感受越深, 表达才能越真切, 文章才能越感人。三、读感结合有侧重,要处理好写读后感时“读”与“感”的关系。做到议论, 叙述, 抒情三结合。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 读后感中既要写“读”, 又要写“感”, 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 二者必须结合。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 当然引用不能太多, 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 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 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 事例不宜多, 引用原文要简洁。在结构上, 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 从中引出“感”, 在着重抒写感受后, 结尾又回扣“读”。四、联系实际谈感受,要联系自己或别人的思想和生活实际, 写出真情实感。写读后感的重点应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我们所说的联系实际范围很广泛, 可以联系个人实际, 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 可以是历史教训, 也可以是当前形势, 可以是童年生活, 也可以是班级或家庭状况, 但最主要的是无论怎样联系都要突出时代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三、读后感的写法 1 、要审清题目。在写作时,要分辨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力求做到“读”能抓住重点, “感”能写出体会。 2 、要选择材料。读是写的基础,只有读得认真仔细,才能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而抓住重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 才能有所感受, 有所体会; 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找到读感之间的联系点来,这个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 就是文中点明中心思想的句子。对一篇作品, 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 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 摘取其中的某一点做文章。 3、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原文内容往往用 3~4 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写读后感的注意事项: ①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 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 应以写“体会”为主。②要写得有真情实感。应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感受,绝非“检讨书”或“保证书”。③要写出独特的新鲜感受, 力求有新意的见解来吸引读者或感染读者。四、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