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节面对压力,反对制裁,保持尊严
一、六四风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制裁
二、中国沉着冷静,反对制裁
三、西方制裁的失败
1
一、六四风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制裁
1、1989年六四风波的国际背景
2、美国带头对中国实行制裁
2
一1、1989年六四风波的国际背景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苏东巨变
3
一1(1)、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在1986年1月15日在苏共27大上,提出了新的政治思维的概念。
“核对抗的形势,要求对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采取新的态度、新的方法和新的形式。”
含义:用全新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和处理国际、国内问题,使苏联摆脱在国际、国内问题上的困境。
4
一1(1)、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
核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人类的毁灭,因此以阶级斗争为基础,以武力为原则的国际政治旧思维已经过时,应该以人道主义伦理代替阶级斗争理论,以道德原则来解决政治问题;
在人类生存与灭亡的矛盾面前,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应该退居次要地位,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对西方大幅度让步,固然缓和了国际紧张局势,但也削弱了苏联的国际行动手段,助长了美国的霸权主义,最终极大地损害了苏联的国家利益。
5
一1(2)、苏东巨变
波兰统一工人党1989年1月召开了党的十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的立场》,以此掀开了东欧剧变的序幕。
从1989年初到1990年,短短的1年多的时间,原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六国纷纷取消了共产党的领导,改变了国家的性质。1989年2月,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宣布放弃执政党的地位,实行多党制。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民主德国都发生了政治制度的变化。
6
一2、美国带头对中国实行制裁
美国:
1989年4月28日,美者招待会上,首次就中国学生游行示威发表谈话。“布什总统所相信的首先是这些原则——言论自由、集会的权利和那里(指北京正在爆发的学潮)——正在要求的诸如此类的原则。……,希望中国当局在对付他们时采取克制态度。”
 
5月5日,布什总统开始公开对中国局势发表评论:“我本人当然赞成北京和其他中国城市里为争取更多民主而举行的游行示威活动,也赞成参加学生们所提出的要求。从1975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我对中国的某些变化感到高兴……但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我希望鼓励中国,或者苏联,或者其他集权主义的国家在民主的道路上尽快地往前走。”
8
一2、美国带头对中国实行制裁
5月19日,北京宣布戒严。同一天,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对中国政府“派军队对付北京学生请愿表示遗憾”。声明还要求中国政府继续与学生对话,努力采取克制的态度。尊重诸如新闻自由、结社自由和言论自由等。
6月4日,中国政府采取了断然措施稳定了国内局势。
9
一2、美国带头对中国实行制裁
6月5日,美国总统宣布了一系列制裁中国的措施:
暂停政府对政府的一切武器销售和商业性武器出口;
暂停中美军事领导人之间的互访;
重新研究中国留美学生关于延长逗留时间的请求;
通过红十字会向那些受伤者提供人道主义的医疗援助;
根据中国事态的发展,重新研究中美双边关系的其他一些方面。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