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题制取氧气
第一页,共52页
1、用过氧化氢溶液(液体)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
条件:常温(只混合不加热)
2、用氯酸钾(固体)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
条件:混合加热
3、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
条件:加热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我们知道氧气有许多用途,那么我们
如何制取氧气呢?
思考
第二页,共52页
实验一:在常温下,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
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观察木条是否复燃?
有少量气泡冒出, 木条不能复燃
说明H2O2溶液在常温下放出氧气少
现象:
原因:
一、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第三页,共52页
实验二: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有大量气泡冒出 ,木条复燃。
在常温下二氧化锰(MnO2)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到了催化作用, 迅速产生氧气。
现象:
原因:
第四页,共52页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实验1
实验2
有少量气泡冒出,木条没有复燃
常温下,放出氧气很少
常温下,过氧化氢遇二氧化锰分解加速,放出大量氧气
有大量气泡冒出,木条复燃
比较分析:
【思考1】在实验2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第五页,共52页
【思考1】在第2个实验中,是不是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反应生成了氧气呢?
过氧化氢 + 二氧化锰 氧气 + ?
【思考2】二氧化锰好象永远也用不完,二氧化锰在这个反应中到底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呢?
实验三:反应停止后,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把带
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发生的现象。
结 论:说明二氧化锰(MnO2)仍然起作用, 产生氧气
现 象:木条复燃了
×
第六页,共52页
(1)概念: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
1、催化剂
①“一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
(注意:改变: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
②“二不变”: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
(2)简称:一变二不变
第七页,共52页
1、在反应进行过程中催化剂参与反应吗?
2、有了催化剂是否可以使生成物质量增加呢?
3、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
4 、二氧化锰 是催化剂,这种说法对吗?
5、没有催化剂反应能否进行呢?
思考
①、催化剂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反应 条件。
②、催化剂不能使生成物质量增加。
③、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在反应前后可能改变。
④、催化剂是针对具体反应而言的,不是对所有 反应都起作用。
⑤、能反应只是反应速率不同。
第八页,共52页
【说明】此反应中,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所以写在箭头的上方。
催化作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 水+氧气
二氧化锰
(文字表达式)
在上述反应中, MnO2起了加速H2O2分解的作用,所以说这个反应中的MnO2是催化剂,是反应条件。
第九页,共52页
第十页,共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