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哮喘加重的诊断与治疗
第一页,共36页
支气管哮喘定义
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增加,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
第二页,共36页
流行病学(美国)
每年200万哮喘病人就诊急诊科
5000-6000人死亡,许多死于院前
严重者占2-20%/收入ICU哮喘
其中1/3需要插管和MV
第三页,共36页
诊断标准
1. 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 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 上述症状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4. 除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 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 应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阳性; 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增加15 % 以上,且FEV1 增加绝对值> 200 ml ] ; ③最大呼气流量(PEF) 日内变异率或昼夜波动率≥20 %
符合1~4 条或4、5 条者,可以诊断为支气管哮喘
第四页,共36页
GINA-2006指南诊断进展
肺功能指标更具体化有助于诊断: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 )和用力肺活量( FVC)的比值
气流受限:成人FEV1 /FVC < 75% ~80% ;儿童< 90%
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或激素后FEV1 改善12%以上(或≥200 mL),或PEF改善15%以上
第五页,共36页
哮喘分层和定位
哮喘-慢性病
哮喘发作-急性状态
重度
中度
轻度
救命,稳定;控制,预防
第六页,共36页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呼吸濒停)
气 短 步行时 稍事活动 休息时
体 位 可平卧 喜坐位 前弓位
谈话方式 成句 字段 单词 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 尚安静 稍烦燥 焦虑 嗜睡,意识模糊
出 汗 无 有 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 >30次分
辅助肌活动 无 有 常有 胸腹矛盾运动
喘 鸣 呼气末 中度响亮 响亮 无
第七页,共36页
轻度 中度 重度 危重(呼吸濒停)
脉率/分 <100 100~120 >120 心动徐缓
初用支扩剂后
PEF% >70% 50~70% <50%
PaO2(mmHg) 正常 >60 <60
(吸空气)
PaCO2(mmHg) <35 <45 ≥45
SaO2 (%) >95 91~95 <90
(吸空气)
第八页,共36页
重视重度哮喘发作
病人静息下呼吸困难,端坐呼吸
讲话不成句,烦躁
嗜睡或神志障碍,衰竭
哮鸣音很响亮或没有
脉率>120/min或心动过缓
呼吸频率>30次/分
初始治疗后,PEF< 60% 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
气胸, 纵隔气肿
高碳酸血症, 酸中毒
第九页,共36页
USA急救中心成人重度哮喘发作的诊断
症状/既往史
严重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和喘息
行走100英尺以上困难
呼吸急促引起说话不连续
晕厥或几乎晕厥
体检结果
奇脉(12mmHg)
使用辅助呼吸肌
出汗,无法仰卧
心率>120次/分
呼吸频率>30次/分
呼气流速
FEV1或PEF基础值<30~50% 预计值或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