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doc

上传人:scuzhrouh 2016/7/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九章种子质量检验与评价( 12 学时,其中实验 8 学时)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应实现以下五个教学目的:一是增强学生的种子质量和法律意识, 全面理解种子质量的概念。二是了解种子质量检验及其意义, 了解国内外种子检验的发展概况。三是熟悉种子检验规程掌握种子质量检验的方法步骤。四是学会种子净度、纯度、水分、发芽率的检验方法。五是熟悉种子质量分级方法及主要作物种子的质量指标。教材分析种子检验技术与质量评价,是本课程的三大重要内容之一, 技术含量高、规范性强是其突出特点。教材没有这部分内容。本章教学内容共分四节。第一节种子检验概述,主要介绍种子检验及其意义、国内外种子检验工作发展概况和种子检验与质量控制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二节种子检验技术, 包括扦样、种子质量检验、签发种子检验结果报告单。种子检验技术的关键部分是种子质量检验, 净度、纯度、水分和发芽率是必检内容。第三节种子检验有田间检验的内容和依据、检验的时期、检验方法和田检报告单的填写。第四种子分级的内容比较简单, 只有分级方法和分级标准两部分。教学重点难点: 本章教学内容重点一是种子质量检验技术,包括四个必检项目。二是种子质量分级标准,难点是种子纯度检验的方法技术。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以讲授为主, 以挂图(表) 配合教学, 第一节种子检验要突出基本概念、种子检验意义的教学,强调 95 规程的特点,切忌照本宣科。第二节种子检验技术教学以扦样、签发报告单的条件和报告单内容、填写要求为主, 具体项目( 如净度) 的检验方法与技术放入实验实****课中讲述。第三节田间检验可到种子田进行现场教学。第四节内容尽管很重要,但因为很简单, 在借助图表的情况下简单说明即可。应当强调的是要求同学们熟记主要作物种子的质量指标,不因为简单而不重要。技能训练,本章有 4 个实验课, 分别对种子纯度、净度、水分和发芽率进行检验, 这与一般实验课不同的是以技能训练为目的。教师应加强指导,严格按标准及程序操作, 成绩评定可采用形成性评价, 即将学生的检验结果与教师准备实验材料的真实结果进行“比对”考核, 按基本符合、偏离、严重偏离三类逐个核定学生成绩。对本课程种子检验技能成绩不合格的, 可申请重做, 其成绩按重做后的结果进行比对考核评定。教学内容第一节种子检验概述一、种子检验及其意义(一)种子检验是以国家现行《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和《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为依据, 应用科学的方法, 对农业生产上使用的种子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分析,以判断其使用价值的过程。种子的质量( 品质): 种子质量是由种子不同特征、特性综合而来的一个概念。检验中的种子质量应以种子的播种适合性, 生产性能和增产替力等综合考虑,可概括八大方面的指标:真、纯、净、饱(千粒重) 、壮(芽率)、健( 病虫感染)、强( 活动芽势)、干。广义的种子质量: 美国种子科学中心认为应考虑: 物理质量、生理质量、遗传质量、病理质量、产品质量( 包装、标签、外观等)。(二)意义或作用( 5 个) 1 、是保证农作物种子质量的重要措施,防止伪劣种子上市。( 1) 通过检验能够了解种子质量,不合格种子不能销售; ( 2) 因为种子必须检验合格,进而会使生产者控制、提高质量; ( 3)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利安全贮藏,提高纯度等。 2 、维护经营企业信誉,保护种子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利益。种子经营者的口号是; 以质量求生存, 以品种求发展, 质量是种子公司的生命线。可见质量的重要性, 提高种子质量必须加强种子检验工作。假如种子质量出问题没有及时补救, 或者虽然妥善处理但经营的种子经常出现问题, 企业信誉会怎么样呢?关于保护农民权益问题, 种子质量检验的结果是解决问题的基本依据之一。 3 、防止病、虫、杂草的传播和蔓延。 4 、有利于贯彻优质价政策,促进种子品质提高。 5 、有利于加强种子执法管理。国家种子法规授权种子检验员“对于销售不符合质量标准种子的, 以次充好,掺杂使假的有权制止其经营活动,扣押种子”。种子质量不合格是种子管理站,工商局按规定处罚的依据。二、国内外种子检验发展概况(一)国际种子检验的起源与发展。种子检验起源于欧洲。德国的诺培博士于 1871 年编写出版了《种子手册》, 1884 在萨兰德建立了第一所种子检验室。由此, 诺培博士成为公认的种子科学和种子检验创始人。 1897 年美国颁布了检验规程。 1892 年通过了世界上第一个跨越国家的斯堪的维亚种子检验规程, 190 6 年德国汉堡举行第一次国际种子大会,使种子检验向国际合作迈了第一步。 1921 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第三次国际大会,创立了欧洲种子检验协会。 1924 年在英国剑桥召开第四次国际大会, 决定把原名改为现在的国际种子检验协会( ISTA ), 多次颁布了《国际种子检验规程》( 1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