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WUH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SOFTWARE AND ENGINEERING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
冲压模具设计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
级—
1106 班
学生姓名一
杨泉源
指导教师—
袁小会
2013 年 10 月 30 H
冲压模设计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目的、意义 2
3
4
第二章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5
6
7
8
第三章冲压模设计 9
9
10
11
12
13
14
第四章 模具零件的制造与装配 15
16
17
18
第四章小结 19
第五章结果与建议 20
第一章 绪论
没有高水平的模具就没有高水平的产品。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 低,已成为衡量一个高低的重要标志,因为模 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O 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信等产品中, 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型。
我国具工业从起步到飞跃发展,历经了半个多世纪,近几年来, 我有了较大提高。大型、精 密、复杂、高效和长寿命模具又上了新台阶。按照中国模具工业 协会的划分,我国模具基本分为10大类,其中,冲压模和塑料成型 模两大类占主要部分。目前,我国以汽车覆盖件模具为代表的大 型冲压模具的制造技术已取得很大进步。几大汽车模具厂由于采 用了国际上先进的模具加工厂设备、制造技术和软件,实现了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实验)/CAM(计算机辅助 制造)一体化,提高了冲压模具的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缩短了模 具的生产周期。国内的模具企业也在充分抓住汽车工业所带来的 发展契机,加大设备、产品、生产规模的升级步伐,积极开拓国内 外市场。然而,我国模具制造技术与工业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 大,冲压模具CAD/CAE/CAM技术的开发手段比较落后、技术 的普及率不高,应用不够广泛,仅有约10%的模具在设计中采用 了 CAD技术,距抛开绘图板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在应用
CAE 进行模具方案设计和分析计算方面,也才刚刚起步,在应用CAM 技术制造模具方面,由于缺乏先进适用的制造装备和工艺设备,只 有5%左右的模具制造设备被应用于这项工作。精密加工设备在 模具加工设备中所占比重较低,工艺设备落后,直接影响国产模具 质量的提高。 我国模具工业现有生产能力只能满足需求量的 60%左右,大部分模具厂的模具加工设备陈旧,在役期长、精度差、 效率低,还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冲压模具的专用 技术尚未成熟,大多仍还处于试验摸索阶段,如模具的表面涂层、 表面热处理技术、导向副润滑技术、型腔传感及润滑技术、去应 力技术、抗疲劳及防腐技术等未完全形成生产能力,走向商品化。 一些关键、重要的技术缺少知识产权的保护模具标准件标准化 程度及使用覆盖率较低,在汽车制造业中被大量使用的模具是冲 压模。近5年来,汽车模具标准件的使用覆盖率尽管有了较大增 长,已从20世纪末的25%〜30%提高到目前的45%左右。但这种 增长距差距还很大。这是汽车模具交货期长,也是 我国成为模具进口大国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模具技术的发展 趋势 模具CAD/ CAE/ CAM正向集成化、三维化、智能化和网 络化方向发展;模具检测、加工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 发展;快速经济制模技术的广泛应用;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 的研究;模具研磨抛光将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模具标准 件的应用将日渐广泛;压铸模、挤压模及粉末锻模比例增加;模 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还有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 念和新模式,在成型工艺方面,主要是冲压模具功能复合化,模 具加工系统自动化等。另一方面,随着先进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 和整体制造水平的提高,在模具行业提出新的设计、生产、管理 理念与模式。主要有:适应模具单件生产特点的柔性制造技术; 创造最佳管理和效益的团队精神;提高快速应变能力的并行工 程、虚拟制造及全球敏捷制造、网络制造等新的生产哲理;广泛 采用标准件通用件的分工协作生产模式;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保 要求的绿色设计与制造等。
(1)厚度精确、均匀。冲压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