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不能写字-入园焦虑
为什么3-4岁的孩子不能写字
随着家长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重视,早期智力开发成了家长最关心的话题。不少家长问我:“我的孩子能握笔了,可以写字了吗?”
研究表明,写字是许多能力的综合表现,绘画是写字能力发展的起点,3岁以下,是以涂鸦代表写字的;3-4岁的孩子从点到线,画线,圆,三角形等;4-5岁左右能尝试模仿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字;5岁以上,才能尝试些简单的正体字,并乐于写自己的名字。所以小学后才正式练习写字是非常合乎孩子发展的需要。
写字需要以下能力为基础:
大小肌肉要发育成熟。写字需手指,手腕良好的运用及控制,此外,脊柱,头颈及双脚的平衡姿势,都影响到写字的耐力和能力。幼儿期正是大小肌肉迅速发展的时期,过早练习写字无疑是得不偿失。
视觉区别能力的发展。辨别异同是写字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期练习区别异同的游戏很有价值,如同在相同物体中找出不同处,或找出两类图形中相同或不同的部分等,这些游戏能帮助孩子发展由简到繁的区别异同能力,为将来写字和认字时区别字与字间的细微差别打下基础。
空间概念的理解。空间概念指了解上下,左右,前后等相关位置。当孩子具备这项能力后,字形大小与搭配才会正确。孩子写字的好坏是由孩子小手的控笔能力决定的。孩子的小手越灵巧,对笔的控制能力就越强。所以,从小锻炼孩子的小手就显得格外重要。锻炼孩子手部
浅谈幼儿入园分离焦虑症
各位家长: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一下新生入园幼儿的“分离焦虑”以及影响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孩子上幼儿园,一般都会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孩子从小在家长身边长大,突然要离开家长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去,他就会产生“ 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使孩子产生一种离开家长的不安全感。新的环境对他们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种新要求与他们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往往会产生矛盾,形成心理冲突。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常见的现象。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到幼儿园后,一切都陌生得难以接受了,幼儿就必然会产生不安感,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生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
中所不可忽视的。口语表达能力比较差,他们稍不合意就会发脾气、大声喊叫、哇哇哭闹。因此,如何让新生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
幼儿情绪不稳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家长的焦虑情绪影响着幼儿孩子情绪不稳定
在入园初期,家长总有许多不放心的理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还是恋恋不舍,总希望再抱一抱,长时间在教室门口、窗口张望,生怕有个闪失。其主要原因是家长对幼儿园还没有建立信任态度,总是担心教师责任心不强、没有爱心,担心孩子在幼儿园得不到悉心的照顾。当幼儿回到家里,家长总是在物质和精神上过分迁就或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等等,这些现象的产生,都表现出家长在送孩子入园时的分离焦虑。
2、幼儿在生活方面没有养成好的习惯。
现代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过惯了众星捧月的日子,尤其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看的孩子更是如此。老人们对孩子疼爱有加、重养轻教,生活上都由大人包办,造成孩子在生活上不能自理,偏食、挑食情况严重,作息时间相当混乱,形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等。幼儿进入幼儿园后,他们要学会遵守相应的规则,开始学习独立生活,因此就会遇到生活上的一系列问题,如
不会自己吃饭、不会穿衣入厕、不会与同伴分享玩具等,面对这些方面的压力和不适应,幼儿只能采用一些消极的办法来发泄情绪。
3、生活环境的改变影响着幼儿的情绪。
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儿童期则有两种基本需要,一是安全需要,二是满足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环境发生变化,接受的信息多了,面临的问题也变得比较复杂。这时,幼儿心理安全的天平被打破,使幼儿产生紧 张感和不适应感,从而出现哭闹等情绪焦虑等反应。
4、家园及时沟通,减轻家长的焦虑。
每位家长在看见自己的孩子入园时又哭又闹,都表现出非常的焦虑。有的一听到孩子哭就抱着不放……,有的认为孩子上幼儿园很可怜,对孩子过分的迁就……等等,这些都会影响幼儿新入园时情绪的稳定。如何减轻家长心里的焦虑,家园的及时沟通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新生入园的一项重要工作。
首先,让家长明白,幼儿哭闹不愿上幼儿园是正常的,因为离开父母,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幼儿总会有情绪要发泄,家长要有心理准备,更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