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ppt课件.ppt

格式:ppt   大小:682KB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ppt课件.ppt

上传人:1033951284 2021/11/13 文件大小:6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ppt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第一节 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几种因素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既与学生的认识活动中的智力因素有关,也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一、小学数学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1、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因素,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从动机产生的根源上分为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由学习活动本身所引起的心理因素(兴趣、爱好、求知欲)转化而来的动机;
外在动机是由学习结果所引起的心理因素(成绩、荣誉、奖励、赞许)而产生的学习动机。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2、小学数学学习动机的其培养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运用反馈原理,强化学习动机
发挥迁移功能,增强学习信心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1、学习兴趣概述
兴趣不是天生的则后天获得的,所以兴趣是可以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的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2、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最初兴趣产生于学习的外部活动。
兴趣开始是泛化、无选择的。
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性的知识最感兴趣。
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2、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探索规律,引发兴趣
质疑问难,激发兴趣
用脑并用,促进兴趣
体验愉悦,稳定兴趣
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1、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意义
学业失败: 学业成功:
缺少努力25% 良好习惯:33%
缺乏兴趣35% 兴趣 25%
个人问题8% 智力 18%
其它32% 家庭 5%
其它 19%
2、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一、小学数学思维概述
1、数学思维的含义
概念:数学思维是人脑和数学对象(空间形式、数量关系、结构关系)交互作用并按照一定的思维规律认识数学内容的内在理性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理论
2、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阶段
直观思维阶段
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阶段
小学生的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
过渡:
首先,它表明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逐步发展的;
其次,正因为是“过渡”,即使到了五六年级,学生仍不能象成人那样完全依托抽象的数学概念进行思维,往往还要具体的表象作为认识的支柱;
再次,这种“过渡”不是单纯的一减一加的关系,数学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往往是兼而有之的,始终是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