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页,共50页
一、潜意识理论
由于病态抑制作用,已使精神分析学严肃而认真的提出潜意识的概念。
第二页,共50页
潜意识的生成
到底经由一个什么样的机制,一个人可以忘记许许多多内在的、外在的生活细节或事故,而经由特殊的技巧却又能使他全部记起来?
第三页,共50页
每一件被遗忘的事情,都有其痛苦的一面,若以该病人的人格标准衡量,不是令他不能苟同的,就是令他引以为耻的,而这种不能苟同或引以为耻的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这正是他不能留在意识中的原因。
若想使他重新回到意识界,必须先克服内在某些阻力。所以医生所耗费的功力,显然代表了在这方面的阻力
第四页,共50页
意识
前意识: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的中介环节,是无意识中可召回的部分,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
潜意识(无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尤其是性的欲望。
第五页,共50页
潜意识的特性
潜意识具有非理性、冲动性、无道德性、反社会性、非逻辑性、非时间性和非语言性等特点。
是心理活动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并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
潜意识和意识之间界限森严,但意识和前意识之间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第六页,共50页
潜意识中的性
“对神经症潜在因素的研究,已使我越来越常感到,病人的性冲动与对性的反抗之间的矛盾。”(Freud)
第七页,共50页
泛性论
对性观念的引申:
A 性一直被认为与生殖器有密切关系,
弗洛伊德视之为更广的生理机能,它以快乐为其终极目的,而生殖只是其次要目的。
第八页,共50页
泛性论
B 所有可以用“爱”来形容的字眼,哪怕只有亲昵或友善的冲动,都可以算作“性冲动”。所有亲切感情的冲动都具有性的本质所在。
第九页,共50页
泛性论
C 孩提时代的经验几乎都牵涉到性的激奋及其反应。
在精神分析中,很少像主张“性机能与生俱来”,且“在孩提时代就能找到重要的征候以证明其存在”碰到那样普遍广泛的反对,激起那样多的愤怒。
一般认为,孩提时代总被认为是天真无邪的,而且,不到青春期,和性这个魔鬼的斗争就不会开始。
第十页,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