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感动常在
陈婷婷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从2012年9月走上三尺讲台,我的内心总被一些东西感动着,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孩子们,传授给他们知识,同时我也在受到孩子们的影响,是他们的朝气和纯真带给我快乐、充实的工作与生活。
(我没有做班主任,不想编造一个感人的教育案例,下面是我工作以来的点滴真实心情记录)
2012年11月7日让同学们课上做单元检测卷,一个男生的卷子丢了,只好让他自己复习,打开练习册发现都是空白。另一个男生的卷子有,但是不用心做,在消磨时间。每次交作业总是五个班级一起收,搞不清楚谁做的不好。快下课时对他们进行了一下思想教育:每次我一个人默默站在讲台的时候,看着你们我就在想:我和你们是一样的,我们都还年轻,你们刚来到北京,开始高中生活,我也刚参加工作不久,那么年轻人就应该努力,努力打造自己的人生。我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可以说你们的未来更让人期待,我的职业已经定了,然而对你们来说,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习什么专业,以后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一切都是未知,或者说一切都可以通过现在的努力去改变,正是这种未知让人更是充满了期待。班级里的一些同学很是努力,上课积极参与,课下作业很认真,也经常问老师题目,非常好。男生肩上的责任更重些,你们不仅要有职业,更要有自己的事业,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2012年10月10日上午第二节课,我在9班讲评试卷,先对选择题答案,他们自己可以加上二卷成绩,知道自己的总成绩,学生们热闹了1分钟,然后开始讲试卷习题,怎么感觉讲台下有学生在校生的讨论什么,心情很不爽,我厉声道:知道你们第一次考试很激动,对完答案后我没讲题,就是给你们时间讨论,现在开始讲题,换一下如果你们站在在这里想尽办法讲清楚,让别人能听明白,但是他们却在下面说话,你心里什么滋味?这是最起码的尊重!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孩子们还是很听话,很懂事的。
2012年12月20日前些日子,每次进入高一6班,心情总是不好,感觉自己认真的备课,用最大的热情去上课,他们总是“无动于衷”。有些孩子们总是不吭声,默默的坐着,我都不知道他们上课在想什么,有没有听我讲课。慢慢的开始有点讨厌那些孩子们,还曾经对他们发过两次脾气,但是效果仍然不太好。有一次我进班之前跟同事开了一句玩笑,心情很好,还记得当我站在讲台上,面带微笑的喊出一句“上课”的时候,孩子们也很高兴,那节课我感觉他们变可爱了很多。后来,静下心来想想,其实学生就是一面镜子,是我的好心情影响了他们,反过来学生的状态也影响了我,这是一个良性的相互感染,应该积累正能量。如果不用挑剔的眼光,不带着厌烦的心情看他们,那就是一群孩子,一群很天真的孩子们,他们只是基础差,或者说是学习习惯不太好,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仍然是好孩子。反之如果一味的埋怨他们,他们心情也会很糟糕,继而影响我的心情也很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再后来,面对学生不在状态的时候,我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变换一种方式,以一种幽默或者心平静气的诚恳的语气跟他们对话,
这样就避免了互相的埋怨,“化干戈为玉帛”。
有句话说:我本原创,硬是被老师整成了盗版。虽是一句笑话,但是也值得我们反思:当遇到坏学生的时候,不应一味的埋怨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学生,因为差异性性本就存在,我们不能要求学生都一样。换种眼光看待,学习不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坏学生。
2013年1月2日今天在高一(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