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教材分析年级: 八年级学科: 物理讲课人: 付正芹课题: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研究并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过程与方法 1. 体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和方法 2. 通过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习运用具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物理道理的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互相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难点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条件及像的性质学情分析学生对凸透镜的的应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理解成像的规律会有一定困难,可通过探究加深认识教学方法“五位一体”整体组合法教具与媒体光具座、蜡烛、凸透镜、光屏等教学流程简案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策略复习提问指导学生做实验,由现象引出课题师: 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小实验。每一组桌上都有一个凸透镜, 先用凸透镜靠近指纹观察, 再远处大屏幕上的字。师: 请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由学生叙述的现象引出课题: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生:1、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承接。虚像都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2、照相机成倒立的缩小的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像,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像发挥学生主动性, 通过谈话法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课题引入与同学们一起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内容。(展示投影片) 做实验,说现象。生:描述看到的现象。如:看到远处的物体是倒立的、缩小的,近处的物体是放大的、正立的等。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兴趣提出问题启发诱导师: 凸透镜的成像大小、正倒、实虚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生:思考并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相互协作精神猜想与假设①师: 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 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各小组讨论提出。一定要说出你猜想的依据。②师: 应该怎样去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 ①生:讨论并对上述问题做出解释。例如:照相机能使物体成缩小的像,照像时物体离照相机较远,因此当物体离凸透镜较远时,能成缩小的像……②生:用实验的方法可以来验证猜想的正确性。课题探究设计实验步骤, 并完成实验表格 1、介绍实验器材(配合实验器材) 2、介绍方法与步骤(1 )将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 u>2f, 例如 u =4f … u=3f …。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 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2 )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 2f 和f 之间, 例如 u = f… u= …。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3 )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 u<f ,例如 u= … u= …。若在屏上不能得到蜡烛的像,则用眼睛透过透镜观察蜡烛的像。并记录像的正倒、大小。友情提示 1 、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中央,蜡烛和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使火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 怎样找实像:当成实像时,移动光屏, 使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时, 光屏的位置才是像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