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会计学
1
腰椎(yāozhuī)滑脱症
第一页,共38页。
第1页/共38页
第二页,共38页。
脊柱(jǐzhù)滑脱的病因及分类
Ⅰ、先天(xiāntiān)性:与宫内发育、家族及种族有关
Ⅰa:关节突发育不良呈水平排列 ,常伴脊柱裂。
Ⅰb:关节突呈异常矢状排列,后方支持结构发育不良,但神经弓多完整。
Ⅰc:其他先天(xiāntiān)畸形如先天(xiāntiān)脊柱后凸和前或后成角畸形等。
第2页/共38页
第三页,共38页。
Ⅱ、椎弓峡部崩裂性:均为峡部应力骨折所致。
Ⅱa:峡部疲劳骨折不愈合(yùhé)致峡部崩裂。
Ⅱb:峡部疲劳骨折愈合(yùhé),椎弓完整但拉长。
第3页/共38页
第四页,共38页。
峡部崩裂(bēngliè)后引起滑脱的过程
正常(zhèngcháng) 峡部骨折 峡部不连 脊柱滑脱
第4页/共38页
第五页,共38页。
Ⅲ、退行性:脊柱和关节突长期退行性不稳,前滑椎体的下关节突发生小压缩骨折导致关节突变为水平方向,且伴旋转不稳定。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6倍。但该型滑脱(huá tuō)很少超过Ⅱ度。也称假性滑脱(huá tuō)。
第5页/共38页
第六页,共38页。
Ⅳ、创伤性:见于严重的后伸性损伤(sǔnshāng),如空军飞行员、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其病程较慢,与急性骨折-脱位有区别。
第6页/共38页
第七页,共38页。
后伸性峡部疲劳(píláo)骨折
第7页/共38页
第八页,共38页。
Ⅴ、病理性:由全身或局部骨骼病变引起, 较少见。
Ⅴa:全身性骨病,如骨质疏松症等。
Ⅴb:局部性骨病,如骨感染(gǎnrǎn)、肿瘤等。
第8页/共38页
第九页,共38页。
Ⅵ、手术后滑脱:如脊柱后路融合减压术后,因术中切除过多后方(hòufāng)支持结构,上位椎体应力集中出现滑脱。
第9页/共38页
第十页,共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