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
关于《泰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
实施情况初步评估报告
为全面了解《泰州市电梯安全管理办法》(泰政规[2016]9号,以下简称《办法》)在保证电梯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的情况,市司法局会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第三方通过召开各市(区)及相关部门座谈会、网上公开征求意见、组织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电梯维保单位、检验检测机构、物业服务企业等相关单位综合评议的方式,对《办法》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办法》实施的基本情况
《办法》实施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聚焦民生安全,全面部署电梯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电梯安全隐患排查,破解管理薄弱难题,电梯安全运行“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近两年来,全市电梯安全运行状况总体平稳,未发生一起电梯安全运行事故。
(一)电梯应急救援处置更加科学高效
建立了市级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市(区)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区域电梯应急救援网格的全覆盖电梯应急处置服务体系,电梯应急处置更加科学高效。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全市在用电梯总量23798台,在用乘客电梯总量19763台,电梯应急处置中心已覆盖全市三市四区,18240台乘客电梯已张贴电梯安全警示标识牌,标识牌安装覆盖率达93%。在平台覆盖范围内,已整合电梯签约维保单位274家,网格化救援单位55家应急救援资源,构建了“专业公共救援-网格志愿救援二级响应、维保-物业-消防三方联动”的电梯困人应急救援体系。市电梯应急处置指挥中心配备了10名接线人员,统一开通了“119”电梯困人报警电话和“96333”电梯故障报修电话两部热线,全天候24小时接警和指挥调度。一旦发生电梯困人故障,被困人员只要拨通“119”号码,报出所在电梯安全警示标识牌上的“电梯编号”,接线人员便能立即定位故障电梯的准确位置,并拨打电梯签约维保单位人员或电梯管理单位电话,通知救援;系统还可以自动搜索距离被困人员最近的电梯维保单位电话,通知网格救援单位辅助救援,保证被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得到解救。同时,市电梯应急处置服务平台纳入
2
了全市应急救援体系,与110、119实现联动,能够实现第一时间掌握困人信息、第一时间发出救援指令、第一时间实施应急救援、第一时间进行故障排查处理。依托平台的精准定位功能,电梯应急救援更加及时科学,平台运行以来,,比国家规定时间30分钟缩短了60%多,现场救援平均用时3分钟。
(二)电梯安全运行多元共治格局有效建立
落实电梯安全责任,按照安全生产“三个必须”和《办法》的规定,突出电梯生产、经营、使用、维保等单位的安全主体责任,督促建立健全电梯安全管理制、岗位安全责任制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制;强化部门协作,构建齐抓共管的监管体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市卫健委、教育局,分别制定了加强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教育机构行业电梯安全管理的配套文件。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特种设备专项安全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30余人次,检查市区医疗卫生机构8家,发现安全隐患31
3
个,制定了《泰州市特种设备事故隐患处理规范》。电梯安全运行“企业全面负责、政府统一领导、部门联合监管、检验技术把关、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初步形成。
(三)电梯安全事故赔付能力进一步提升
《办法》第七条规定:“电梯生产、使用、维保等单位和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参加电梯安全责任保险,提高电梯事故赔偿能力”。电梯安全责任保险的推行,在促进电梯相关单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减轻事故责任方赔偿负担,保障受害者及时得到赔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办法》实施以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相关部门以学校、医院、车站等公众聚集场所和保障性住房为重点,持续推进电梯责任险投保工作,全市电梯投保8000多台,进一步发挥了保险的事故赔偿和风险预防作用。
(四)电梯日常维护保养进一步规范
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对电梯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是我市电梯安全管理中问题突出、亟待加强的环节。根据《办法》的规定,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对维保单位的监管
4
:一是明确电梯维保单位的具体职责;二是督促维保单位按照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保合同进行维保,将维保业务转包、分包,或者以授权、委托、挂靠等方式变相转包、分包”的违法行为作为监管重点;三是严格落实异地注册电梯维保单位备案制;四是建立维保单位信用评价体系。《办法》实施以来,定期开展电梯维保单位星级评定,通过理论和实际操作考试、资源条件和管理情况审查、维保质量和应急救援情况检查、服务满意度调查等环节对维保单位进行综合考评。上述措施的有效实施,推动企业提高了电梯日常维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