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机械制造基础 http://zy..cn/03/2/jxzz/ 1 切削用量——指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2 切削速度——它是切削加工时,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与工件的主运动速度 2 进给速度f ——它是工件或刀具的主运动每转一转或每一行程时, 刀具和工件在进给方向上的相对移动量 3 背吃刀量 asp ——对外圆车刀和平面刨削而言, 背吃刀量等于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待加工表面间的垂直距离4 前面 Ar ——切下的切屑沿汽流出的表面 5 主前面 Aa ——与工件过度表面相对的面 6 副后面 Aa1 ——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相对的面 7 主切屑刃——前面与后面的交线 8 副后面——前面与副后面的交线9基面 Pr ——过切削刃选定点饼垂直于该点切削速度向量的平面 10 切削平面 Ps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作切削刃切线, 此线与该点的切削速度向量所组成的平面 11 正交平面 P0 ——过切削刃上选定点, 同时垂直与该点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 12 刀具角度作用——一是确定刀具上切削刃的空间位置,二是确定刀具前后面的空间位置,确定车刀主切削刃空间位置的两个角度——主偏角 Kr 和刃倾角入 s 13 刃倾角——主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的之间的夹角, 在基面上测得 14 刃倾角——主切屑刃与基面的夹角,在切削平面中测得, 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低点时, 刃倾角为负值, 当刀尖在主切削刃上为最高点时, 刃倾角为正值 15 确定车到前后面的空间位置角度——前角 ro 和后角 ao 16 前角——在主切削刃上选定点的正交平面 Po 内,前面与基面的夹角 17 后角——在同一正交平面内,后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18 副偏角——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投影与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 在基面上测得 19 副后角——在副切削刃上选定点的副正交平面内,副后面与副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 20 几个主要因素对切削刃变形的影响—— a 工件材料对切削变形的影响 b刀具前角 c 切削速度 d 切削层公称厚度 21 工件强度硬度越高, 切削变形越小, 这是因为工件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 切屑与前面的摩擦越小, 切屑排出越容易, 故变形越小 22 刀具前角越大, 切屑变形越小, 生产实践证明, 采用大前角的刀具切削, 刀刃越锋利, 切屑柳东阻力越小 23 在无积屑瘤的切削中毒范围内,切削速度越大,则切削变形越小 24 在无积屑瘤的速度范围内,切削层公称厚度越大,则切削变形越小 25 按切削成型机理可将切屑分为—— a 带状 b 节装 c 蹦碎 d 颗粒切削 26 加工塑性材料, 如碳钢, 合金钢, 当公称层厚度较小, 切削速度高,刀具角度前角较大时,一般得到带状切削 27 切削速度低, 切削公称厚度大, 刀具前角小时常产生节装切屑 28 切削脆性材料如黄铜, 铸铁, 时切削层几乎不经过变形就产生脆性崩裂, 产生蹦碎切屑 29 带状切屑时, 切削过程平衡, 切削力波动小, 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小, 节装切屑与颗粒装切屑会引起较大的切削力波动, 从而产生冲击和振动 29 增大前角, 提高切削速度, 减小切削层公称厚度, 就可以得到带状切削 30 加工脆性材料形成蹦碎切屑时, 它的切削过程很不平稳,已加工表面也粗糙,改变方法是减小切削层公称厚度, 同时适当提高切削速度,增大工件的塑性 31 切削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