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济南精神分析
Sigmund Freud (-)
心理诊疗理论流派
精神分析
行为诊疗
咨客中心疗法
其它: 系统家庭诊疗
精神分析理论及其疗法
1895年, 《癔症研究》出版。
1900年, 《梦解析》出版。
以后创建了自由联想法, 进行诊疗。
1923年, 患了口腔癌, 经历过33次手术, 非常痛苦, 但一直工作到生命最终一刻。
1938年, 纳粹占领维也纳, 弗洛伊德女儿被捕, 弗洛伊德四个妹妹都被纳粹分子杀害, 弗洛伊德去伦敦,
。终年83岁。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时代背景:
19世纪三大发觉
能量守恒、细胞学说、进化论
19世纪三个最伟大犹太人
马克思: -
爱因斯坦: -
1905年创建狭义相对论, 物理学新纪元
弗洛伊德: -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学术背景
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1849—1936)
心理学: 冯特(1832--1920)
精神医学: 克雷丕林
(Emil Kraepelin, 1856-1926)
1878年, Kraepelin毕业于Wurzberg大学医学院。
1882年, 冯特助手
1883年出版《精神病学纲要》
1904年《精神病学教科书》第7版
森田正马(1874年-1938年,
1919年创建森田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创建阶段(1895—1913年):
无意识了解为人性本能冲动, 强调人生物性本能作用 。
关键著作:
《歇斯底里研究》 (1895)
《梦解释》 (1900) 《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1904)     《性欲三论》 (1905)
《精神分析引论》 (1910)
《图腾与禁忌》 (1913)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深化时期(1913年—1929年)
对人类历史、文明、战争、犯罪等社会问题研究。
新弗洛伊德主义由阿德勒、荣格以及霍妮、弗洛姆、沙利文等人创建。
关键著作:
     《论无意识》 (1915)
《超越愉快标准》 (1920)     《自我与本我》 (1923)     《焦虑问题》 (1926)
《文明及其缺憾》 (1930)     《自我和防御机制》 (1936)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研究方法:
巴甫洛夫: 动物试验, 生理学方法。
冯特: 以物理学、统计学方法, 研究感觉, 强调直接经验, 分析意识结构和内容, 被称为“内容心理学”。
克雷丕林: 观察描述、现象归类。
弗洛伊德: 个案、观察描述、分析推测等。
精神分析理论及疗法创建
弗洛伊德: 医生
研究方法: 病人, 个案,
心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