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趋同 对建筑未来的思考.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趋同 对建筑未来的思考.doc

上传人:读书百遍 2021/12/3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趋同 对建筑未来的思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趋同
———对建筑未来思索
李向辉1,汤喜辉2
(,福建泉州36 ;,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科技“全球化”浪潮,肯定造成建筑发展趋同,未来建筑发展将会努力摆脱传统文化、地域环境
等地方性特色而逐步趋同,这是一个无法改变趋势。当然,这并非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较长时间阶段演化。这个过程也决非一
帆风顺,会碰到不一样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强烈抵御,正如现今建筑界对地域性建筑研究推崇和偏爱,而这恰恰从反面说
明建筑发展趋同性。趋同并非完全相同,未来建筑发展将在多种原因反抗之下展现出一元多样化态势,而决非多元化。
[关键词]建筑设计;趋同;生存环境;审美观念;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 TU-80 [文件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67( )01-0008-03
1 序言
进入21 世纪,“全球化”以新深度和广度渗透到世界
各个角落。国际建协在《北京宪章》中对于“全球化”对地域文
化冲击,曾作了以下分析:技术和生产方法“全球化”,带
来了人和传统地域空间分离,地域文化渐趋衰微,标准
化商品生产致使建筑环境趋同,传统设计手法受到挑
战,在种种强大经济文化势力下,建筑文化多样性受到扼
杀。建筑师要因应改变,努力使建筑之魂重新回到我们城
镇。从总体上看,《北京宪章》对目前“全球化”形式及其对
建筑影响分析是较为正确。但同时也看出一丝无奈,
在全球经济、科技、文化趋同如此强烈今天,寄期望于建筑
师以传统和地域文化和之抗衡是明智吗?建筑师又能做些
什么呢?
在哥伦布发觉美洲之前,因为交通极不便利,大家世
代定居在一个区域内,自然和社会条件在较长时期中保持
稳定,社会体系有足够时间进行运行和调整,从而形成该地
区建筑和聚落形态长久而鲜明特色。所以,地域性建筑文
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而非固有,当然也
不代表人类建筑文化固有形式。
伴随近代科技发展和工业化进程,人类生产力
得到极大解放,人存在不再依靠于有限地域环境。尤其
是进入20 世纪后,全球性技术进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
使大家时间和空间地域概念越来越微弱,全球化成为一
个不可逆转趋势。那么,作为人类共同拥有建筑文化,必
然会伴随历史条件改变,比如:科技、生存环境、审美观念、
文化、生活方法等而有所改变。
那么,未来建筑发展会是什么样呢?有些建筑师认为
将走向多元化,会保留或强化地域性特色。作者认为,未来建
筑发展会走向“建筑趋同”。所谓“建筑趋同”,即产生建筑
内在条件及其外在形式全部含有相同性特征或趋势,从总
体上给人一个同质同构相同性印象。这实际上已经发生并
正在发生着,比如曾被称为现代建筑“国际式”风格,不仅
建筑产生理论依据一致,而且形式上也显得空前统一,就
是建筑趋同性表现。而当今动辄被很多人所批判“千城
一面”“万楼同形”自然也反应了“建筑趋同”普遍性。所以,
未来建筑发展方向是“趋同”,这一见解自然会引发很多关
注地域建筑和传统文化研究建筑师质疑,甚至是批判。
那么。我们试着从下面分析和解读中来说明这个见解。
2 建筑起源思索
思索建筑未来发展,我们首先要回顾一下建筑起
源,即建筑是怎样产生?
劳吉埃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