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文档名称:

中国制造2025.docx

格式:docx   页数:2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制造2025.docx

上传人:lxydx666 2016/7/2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制造2025.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中国制造 2025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 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 世界强国的兴衰史和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一再证明, 没有强大的制造业, 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 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 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 有力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 显著增强综合国力, 支撑我世界大国地位。然而, 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 我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 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当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 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必须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 实施制造强国战略, 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部署, 力争通过三个十年的努力,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 把我国建设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发展的制造强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制造 2025 》,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一、发展形势和环境(一)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 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各国都在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推动三维( 3D) 打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装备、智能工厂等智能制造正在引领制造方式变革; 网络众包、协同设计、大规 2 模个性化定制、精准供应链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电子商务等正在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可穿戴智能产品、智能家电、智能汽车等智能终端产品不断拓展制造业新领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迎来重大机遇。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调整, 我国在新一轮发展中面临巨大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 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加速推进新一轮全球贸易投资新格局。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谋划和布局, 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再分工, 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 拓展国际市场空间。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必须放眼全球,加紧战略部署,着眼建设制造强国,固本培元,化挑战为机遇,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二)我国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随着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超大规模内需潜力不断释放, 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各行业新的装备需求、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需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的民生需求、国防建设新的安全需求, 都要求制造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创新、消费品质量和安全、公共服务设施设备供给和国防装备保障等方面迅速提升水平和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开放,将不断激发制造业发展活力和创造力, 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 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整结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刻不容缓。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 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三)建设制造强国任务艰巨而紧迫。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位, 建立起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体系, 成为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持续的技术创新, 大大提高了我国制造业 3 的综合竞争力。载人航天、载人深潜、大型飞机、北斗卫星导航、超级计算机、高铁装备、百万千瓦级发电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形成了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我国已具备了建设工业强国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国仍处于工业化进程中, 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大而不强,自主创新能力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 产品档次不高, 缺乏世界知名品牌; 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 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端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信息化水平不高, 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 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 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必须着力解决以上问题。建设制造强国,必须紧紧抓住当前难得的战略机遇,积极应对挑战, 加强统筹规划, 突出创新驱动, 制定特殊政策, 发挥制度优势, 动员全社会力量奋力拼搏, 更多依靠中国装备、依托中国品牌, 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