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杜鹃花的栽培管理
2009-04-28 信息来源:遗孑网
【大中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杜鹃花(Rhododendron)又名映山红,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有“花中西施”之美誉。其栽培历史悠久,园艺品种极其丰富。由于它枝叶稠密、四季苍翠、花色繁多、鲜艳夺目,以之布置园林无处不可,用作盆栽随处相宜,极具观赏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白居易赞誉:“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是人间有;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杜鹃花为杜鹃花科杜鹃花属植物,有常绿和落叶之分,依不同的花期又可分为春鹃、夏鹃、春秋二季性杜鹃、西洋鹃四大类。杜鹃花多分布于寒带、温带或热带的高山上,在我国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及珠江流域各省区;近年来在北方地区也有了较普遍的栽培。春鹃花期3—5月,花色以紫、紫红最多,次为酒色,白色极少,有单瓣和重瓣之分;夏鹃,花期5—6月,花色多彩艳丽;春秋二季性杜鹃,春鹃开花后,又萌发新枝,秋后继续开花;西洋鹃系外来品种,其花量多、花期长、生长快,是栽培类型中花朵最美丽的品种之~。
    
    杜鹃花性喜温暖、半阴、凉爽、通风、湿润的环境,好生于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土壤;最适生长温度12~25℃,气温超过30℃或低于5℃则生长停滞,进入休眠状态;生长期需保持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耐修剪,隐芽受刺激后极易萌发,可藉此控制树形。
    1  繁殖方法
    
    繁殖可采用压条、扦插、嫁接及播种等方法。播种成苗较慢,除培育新种外,一般不采用。
    
    (1)压条。4—5月选用植株中部的健壮枝,在分枝点6~7 cm处环状剥皮3~4 c.m,以伤及木质部为度。用塑料薄膜包扎呈口袋状,袋内填充培养土,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一般到10—11月便可切割移植。
    
    (2)扦插。6—7月进行嫩枝扦插。选当年粗壮、节间短的枝,剪成3~5 cm长的插条,顶部留叶2~3片,扦插在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插后保持温度25~30℃,并盖帘遮蔽阳光,经1个月左右生根。幼苗在次年春天移植上盆,第3年即可开花。此法成活率颇高。
    
    (3)播种。多在培育新品种时采用。开花时进行人工授粉,收获种子。常绿树种当年及时播于温室,落叶树种可贮藏到春季进行播种。播种的土壤以杜鹃生长地的山泥为最好,也可用酸性腐叶土和壤土各半混合后使用。因种子细小,要仔细播种在温床上或花盆内,保持18~20℃,约半个月后发芽,培养5~6个月即可移植。
    
    (4)分株嫁接。嫁接法主要用来繁殖名贵品种,成活率可达90%以上。一般在4~8月用2年生粗品
杜鹃作砧木,采用嫩枝劈接。嫁接后40~50天即可成活,约60天剪离母体。冬季移入室内阳光充足处养护,1~2年就能开花。
    2对土壤及容器的要求
    
    杜鹃适宜在肥沃、疏松的酸性土壤中生长,要求土壤排水、蓄水、通气良好,腐殖质含量高,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营养丰富,保水保肥,pH值在4.5~6.5。杜鹃培养土可以从森林中选取天然腐殖土,也可用人工的方法配制。配制方法:落叶松3份、腐叶或杂草3份、草皮土4份,将其混合掺拌均匀,堆在一起腐烂而成;也可以到落叶松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