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格式:doc   大小:43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上传人:511709291 2021/12/4 文件大小: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教师考编之常考主观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word
word
1 / 18
word
【教育学局部】
1. 简述《学记》中表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主X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反对死记硬背,主X启发式教学。
2. 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表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局部,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开展的原如此。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与教学的原如此、方法。
〔3〕要进展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 论述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开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某某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开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 生产力开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开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开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开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开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开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个体开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word
word
2 / 18
word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开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开展
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开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根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2〕培养审美能力。
8、我国学制改革的根本原如此。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与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根底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强调中等教育结构,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开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开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教育,开展终身教育。
10.、试论述教育制度的开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与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开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11、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开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word
word
3 / 18
word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3〕发扬教育某某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
〔1〕学着和学****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X者
〔4〕管理者
〔5〕朋友
〔6〕研究者
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5、简述教学的根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根底知识,形成根本技能、技巧
〔2〕开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开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开展
缺点:
word
word
4 / 18
word
〔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开展
〔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防止地造成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