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8
文档名称:

桩基施工技术交底.doc

格式:doc   大小:1,150KB   页数:4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桩基施工技术交底.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12/5 文件大小:1.1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桩基施工技术交底.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东海大桥Ⅳ标
海 上 钻 孔 灌 注 桩






编制 : 日期 年 月 日
复核 : 日期 年 月 日
审核 : 日期 年 月 日
路 桥 建 设 东 海 大 桥 项 目 总 经 理 部
编制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5
三、机构组织、材料、设备及劳动力安排………………………21
四、进度筹划………………… ………………………………………25
五、质量保证办法………………………… …………………………26
六、安全保证办法………………………… …………………………31
七、环保办法……………………………… …………………………36
八、海底管线维护办法…………………………………… …………38
九、加强多边合伙与协调…………………………………………41
一、工程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市南汇县芦潮港镇客运码头往东约4km南汇咀处,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小洋山岛,,经小乌龟、大乌龟、颗珠山和小洋山等岛屿。芦潮港镇位于南汇县东南,南芦公路直达,交通以便。小乌龟~小洋山诸岛屿位于舟山群岛西北部崎岖列岛,长江口和杭州湾汇合处,行政区划从属于浙江省舟山市嵊泗县,地理概略位置为东经121°58′06″~122°09′23″,北纬30°33′52″~30°49′42″,南距宁波北仑港约90km,北距长江口灯船约65km。
2、地形
东海大桥西端芦潮港为沙泥滩地,当前围海造地,属潮坪地貌。桥区海域,海势稳定,海床较为平缓,水深普通在5~8m,标高-~-,中日海底光缆、电缆在该区通过。大桥东侧所经岛屿及东端小洋山为一系列面积狭小岛屿,属鸡爪型地貌。各岛普通基岩裸露,植被稀少,地形陡峭,少平地,岸线曲折,多海湾岬角,岸线为抗冲刷侵蚀能力强基岩海岸。各岛在地势相对低凹地段普通发育厚20~40cm覆盖层,相对植被发育,沿岸海蚀地貌如海蚀洞、沟较发育。
3、工程地质概况
桥位区基底为前古生代变质岩系,上覆燕山初期花岗岩系,因而,小乌龟~小洋山各岛出露岩性较单一,为花岗岩类,而芦潮港~小乌龟段基岩下伏于160~220m厚第四季覆盖层之下。桥位处第四纪堆积层厚度为160~220米,层位相对稳定;下部为早~中更新世(Q1~2)堆积杂色粘土、粉质粘土、中粗砂、碎砾石灰粘性土等;中部为晚更新世(Q3)堆积灰黄、灰色粉质粘土、砂质粉土、粉细砂等;上部为全新世(Q4)堆积灰黄~灰色粉质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粘性土灰砂、砂夹粘性土、砂质粉土、粉细砂等;表部为当代(QR)堆积灰黄色淤泥,本区段桥址地质条件简朴,钻孔灌注桩选第九层(灰色含砾粉细砂层)为持力层。
4、水文条件
桥位区所处海域潮汐重要受东海迈进潮波控制,潮汐类型属非正规半日浅海潮型,每个潮汐日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过程。,低潮位为-(国家85高程)。本区海流以潮流占主导地位,。本海域以NE向作为控制浪向,NE向1一遇波浪要素值为:H1%=,T=,L=。
5、气候条件
桥位区位于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区,受季风影响东冷夏热,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变化复杂。℃,℃,历年最低气温-℃,℃,℃。降水日数为134天/年,降雪日数为5天/年。(风向NNE),,风力不不大于8级大风天数30天/年,风力不不大于9级天数约为3天/年。
6、地震基本烈度
本工程地处在地震活动相对较弱地区,有史以来,无地震破坏纪录,历史和当代地震对场区最高影响烈度为五度,场址区未发现活动断层。从场址区地质、地球物理场和地震活动性综合分析,未发现足以拟定5级以上潜在震源根据。本区基本烈度定为6度,而芦潮港、大洋山、小洋山等三个代表性控制点罕遇烈度(50年2%)平均为7度。场地类别,水域属于Ⅲ类,各岛属于Ⅰ类。
(二)施工内容
东海大桥Ⅳ标钻孔灌注桩涉及三座辅通航孔桥所有主墩桩基,其中、K6+279桥为3×12根Φ2500mm钻孔灌注桩,;K12+149桥为3×14根Φ2500mm钻孔灌注桩, ;K24+829桥为3×19根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