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doc

格式:doc   大小:5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非学无以广才 2021/12/5 文件大小:5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环境清洁消毒管理制度
参加环境清洁质量监督,并对环境清洁保洁人员开展业务指引。
院感委员会负责对环境清洁服务机构监管,并协调本单位寻常清洁与突发应急事件消毒。
对清洁与消毒质量进行审核,并将成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与人员,增进清洁与消毒质量持续改进。
医务人员应负责使用中诊断设备与仪器寻常清洁与消毒工作;应指引环境清洁人员对诊断设备与仪器等进行清洁与消毒。
进行清洁与消毒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原则,采用湿式卫生清洁方式。
2、依照风险级别和清洁级别规定制定原则化操作规程,内容应涉及清洁与消毒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依照环境表面和污染限度选取适当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环境表面,应依照病原体抗力选取有效消毒剂,消毒剂选取参照WS/T367执行。消毒产品使用按照其使用阐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断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7、实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做好个人防护,不同区域环境清洁人员个人防护应符合有关规定。工作结束时应做好手卫生与人员卫生解决,手卫生应执行WS/T313规定。
风险级别
工作服
手套
专用鞋/鞋套
口罩
隔离衣/防水围裙
护目镜/面罩
帽子
低度风险区域
+
±
±
-
-
-
-
中度风险区域
+
+
±
+
±
-
-
高度风险区域
+
+
+/±
++/+
+
±
±
注:
1、“++”表达应使用N95口罩,“+”表达应使用,“±”表达可使用或按该区域个人防护规定使用,“-”表达可以不使用。
2、解决患者体液、血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物、医疗废物和消毒液配备时,应佩戴上述所有个人防护用品。
8、对高频接触、易污染、难清洁与消毒表面,可采用屏障保护办法,用于屏障保护覆盖物(如塑料薄膜、铝箱等)实行一用一更换。
9、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实行颜色标记。
(1)清洁区(绿色):更衣室、值班室、配药间、库房。
(2)半污染区(蓝色):医护办公室、换药室、治疗室。
(3)污染区(黄色):病房、诊室、留察区、处置室。
(4)卫生间专用红色。
10、宜使用微细纤维材料擦拭布巾和地巾。
11、对精密仪器设备表面进行清洁与消毒时,应参照仪器设备阐明书,关注清洁剂与消毒剂兼容性,选取适合清洁与消毒产品。
12、在诊断过程中发生患者体液、血液等污染时,应随时进行污点清洁与消毒。
13、环境表面不适当采用高水平消毒剂进行寻常消毒。使用中新生儿床,寻常清洁应以清水为主,不应使用任何消毒剂。
14、不应将使用后或污染擦拭布巾或地巾重复浸泡至清洁用水、使用中清洁剂和消毒剂内。
六、寻常清洁与消毒工作:
1、依照不同风险区域应实行不同级别环境清洁与消毒管理。
风险级别
环境清洁级别分类
方式
频率/(次/d)
原则
低度风险
区域
清洁级
湿式卫生
1〜2
规定达到区域内环境干净、干燥、无尘、无污垢、无碎屑、无异味等
中度风险
区域
卫生级
湿式卫生,可采用清洁剂辅助清洁
2
规定达到区域内环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