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迎燕迎燕 1 葛天民, (南宋) 字无怀,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法名义铦, 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有《无怀小集》。整风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葛天民诗,以汲古阁影钞《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我贤小集》本(简称名贤集)。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2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咫尺:距离很近,比喻春天的短暂。(八寸为一咫)。寻常:平常在短暂的阳春三月里,有一户平常的百姓人家。简析:用咫尺状春三月,见季节短暂,稍纵即逝, 珍惜之情自不待言。接着借刘禹锡《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中的一句组入本诗。虽属借用,但恰到好处。点明时令点明地点和主人身份 3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 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简析:说明了百姓对燕子的欢迎和期待,为尾联的描写奠定基础。迎:迎接、欢迎 4 燕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基于对燕这一品质的了解,主人抓紧咫尺光阴,忙着做“迎”的准备。在各项准备中,诗人选择了其中一件: “不下旧帘遮”。“帘”会妨碍燕的出入,故“不下”;“帘”惟其“旧”,才是“新燕”识别而“入”的标志; “帘”之所以“旧”,还具体表明主人是“寻常百姓”,无财力换上新“帘”。“为迎”句,直抒胸臆,是因; “不下”句,点明做法,是果。用词前呼后应,属于一虚一实,章法错落有致。 5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简析:写出了燕子的勤劳。为追求幸福而劳动。微雨:形容小雨 6 颈联暂撇下主人不写,着力刻画“新燕”: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二句宛若“微雨尺燕”图:暮春三月,杂花似锦,细雨霏霏,燕衔香泥,穿梭来往。“泥香”是“微雨”落花所致; “翅湿”是雨中飞行的结果。燕筑巢、生育,这追求幸福生活而辛勤忙碌,虽“翅湿”在所不辞,神情跃然纸上。 7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燕巢早已铸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简析:尾联,以饱含赞赏之情作结。新巢已成,雏燕长大,呢喃起舞,幸福地“相伴过年华”。全诗写了人与燕的关系。说明了人和鸟的和谐相处。 8 古诗中燕子往往象征着幸福的生活。它们双宿双飞,本诗中的燕子也在主人的檐下幸福的生活。燕子的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燕子之乐,足见诗人之乐。诗歌生动的描绘了燕子的生活习性,表达了燕子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 9 本诗恬淡自然,意境优雅,表达了葛天民为官时与老百姓的深厚情谊,再映射到景物(燕子)之上,描写了老百姓与燕子和谐相处的情景和充满情趣的生活。本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自然朴实的语言, 平易浅近的笔调,描绘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