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防静电接地施工工艺
第一章 静电接地关于原则规定
如设计图纸已标明静电接地技术规定,应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与验收。
图纸未标明静电接地施工与验收原则规范,均按本通用工艺守则执行。
一、         静电接地安装基本规定
有静电接地规定管道,,应设导线跨接。
管道系统对地电阻值超过100Ω时,应设两处接地引线。接地引线宜采用焊接形式。
有静电接地连接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导线跨接获接地引线不得与钛管道及不锈钢管道直接连接,应采用钛板或不锈钢板过渡。
用作静电接地材料或零件,安装前不得涂漆。导电接触面必要除锈病紧密连接。
静电接地安装完毕后,必要进行测试,电阻值超过规定期,应进行检查与调节。
二、         防静电接地系统自建网
设备、机组、贮罐、管道、等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自然接地体或建筑钢筋环梁)或接地干线相连、连接螺栓不应不大于M10,并应有防松装置并涂电力复合脂。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减少损伤管道强度。
当金属法兰采用金属螺栓或卡子相紧固时,可不另装跨接线。在腐蚀条件下安装前,应有两个及两个以上螺栓和卡子之间接触面去锈和除油污,并应加装防松螺母。
当爆炸危险区内非金属构架上平行安装金属管道互相之间净距离不大于100mm时,宜每隔20m用金属线跨接;金属管道互相交叉净距离不大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容量为50m3及以上贮罐,其接地点不应少于两处,且接地点间距不应不不大于30m,并应在罐体底部,并应在罐体底部周边对称与接地体连接,接地体应连成环形闭合回路。
管道在进出装置区、分岔处进行接地。长距离五分支管道应每隔100m接地一次
防静电接地系统应自成网络,可以共用防雷、电气保护、防静电和防杂散电流等接地干线系统。
除兼有雷电引流作用金属设备本体外,静电接地支线与雷电引流支线不相连接。
接地线最小规格
静电接地支线、连接线最小规格:
设备类型
接地支线
连接线
固定设备
16mm2多股铜芯电线
Φ8mm镀锌圆钢
12×4(mm)镀锌扁钢
6mm2铜芯软绞线或软铜编织线
大型移动设备
16mm2铜芯软绞线或橡套铜芯软电缆
 
普通移动设备
10mm2铜芯软绞线或橡套铜芯软电缆
 
震动和频繁移动器件
6mm2铜芯软电缆
 
静电接地干线最小规格:
名称
单位
地下规格
地上规格
扁钢
截面积mm2
100
160
 
厚度mm
4(5)
4(5)
圆钢
直径
12(14)
14
角钢
规格
 
50×5
钢管
直径
 
50
注:括号内为2类腐蚀环境中用钢材推荐规格。
第二章 静电接地操作流程
环节一 判断与否需要专用静电接地办法
1.    设备已针对性具备了防雷、电气保护、防杂散电流、电磁屏蔽,则完全满足防静电屏蔽规定。
2.    阴极保护管段不可以再作接地,否则将破坏阴极保护。
3.    内外表面导电埋地管道可以不进行静电接地。
4.    别的未进行接地保护架空埋地防腐解决管道都必要进行专设防静电保护。非导体管段上所有金属件均应接地。
环节二 选用静电接地点
1.    管道进出装置处、分支处、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