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文档名称:

公益创意项目策划书.doc

格式:doc   大小:125KB   页数: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公益创意项目策划书.doc

上传人:nb6785 2021/12/10 文件大小:1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公益创意项目策划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 17
公益创意项目策划书
队员:包懿、肖雄、屈菁菁、段金艳、高凯峰、X威、蒋林萍、X航宇
理念:2012,我们拯救;未来,我们领导!
协助团体:爱心社
赞助公司:江森自控公司
2 / 17
目录
第一部分:活动概述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内容简介
三、活动的意义
四、预期效果
第二部分:活动详细策划
一、前期调研与准备
二、活动宣传
三、活动实施
四、后期工作
五、经费预算(见公益创意项目报告)
第三部分:活动分析
一、活动可行性分析(见调研与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活动亮点分析
第四部分:
附录一 校园低碳问卷调查
附录二 宣传单样式(为双面复印体现出低碳意识)
4 / 17
名称:低碳让爱心更美好
第一部分:活动概述
活动背景
A背景: 4月14日XX地震,牵动亿万中国人的心。现在,地震已经过去三周时间,人们也从灾难中渐渐恢复过来,重新开始生活。
4月底,灾区学校陆续复课,而孩子们的教室已经成为了废墟,孩子们的文具和书本也被埋在了瓦砾之中,更不用说心中对于地震的恐惧了。
XX需要我们的关爱,尤其是XX的孩子们,复课在即,他们急需学习用的文具,也需要心灵的慰藉。
B背景:XX有上千个小学,农村教育资源贫乏,虽然在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的优惠政策下解决了很多孩子上学的问题,但是很多的农村学校的图书、课外书籍严重缺乏。如果说,贫困地区与不便利的交通绊阻了他们认知世界的脚步,那么图书的极度匮乏,无异于关闭了他们认知世界的精神之窗。有太多渴望能拥有一本课外书的学子,往往因为这一切而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最初机会。渴望读书,无书可读。是沉重而令人心酸的对比,更是许多贫困学校学生真实的现状。
备注:会根据活动实施时间以与资金而选择A或者B方案
低碳: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即使人类曾经引以为豪的高速增长或膨胀的GDP也因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而大打折扣
4 / 17
。紧随两会关注的低碳主题以与全球共同提倡的低碳生活而制定此方案
活动内容
我们用提供的低碳环保水杯、环保袋子等环保日常用品奖励那些为灾区或山区孩子捐赠所需的爱心文具,书籍等急需学习用品的人。
一方面,让XX孩子或山区孩子有书可读,让他们尽快恢复学习
另一方面通过低碳生活方式的宣导,也将低碳、环保理念带到广大学生生活中去,增强大家的“低碳”意识。
备注:在活动一中会加一个展板,让参与者把他们对低碳的认识与如何进行低碳环保的创意写在便利贴上并且X贴在展板上或者根据参与者自己的意愿也可以设计环保DIY。我们会择优发奖品。(活动一)
举行一次“低碳环保爱心出行活动”,尽量使我们的活动走出校园,一方面宣传“低碳”的意义,一方面筹集捐款,筹集到的捐款用作购买合适的用品再送到灾区或山区。(活动二)
三、活动意义与目的:
使爱心环保活动在各校园更好的宣传,同时也让本次活动走出校园,让更多的人支持了解,扩大公益创意项目影响力。宣传
5 / 17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力所能与的“低碳”生活,养成“低碳”生活,“低碳”发展的观念。进行公益慈善事业的宣传,为灾区和山区的孩子筹集文具,书籍与善款,让灾区和山区的孩子有书可读有字可写。
四、预期效果:能为灾区或山区募得三百本书籍与一百份文具与现金,同时发放出一百个环保杯与两百个环保袋。增强人们低碳环保意识,能够引起几千人的关注。
第二部分:活动详细策划
前期调研与准备
提前了解市场上环保杯子、环保袋的价格,争取团购。(,环保袋为2元一个)
了解灾区和山区的具体情况。(与爱心社取得联系,从他们一直在做的活动中了解山区的情况)
制作调查表普查,提前了解人们对“低碳”的认识,以更好确定宣传内容。(屈菁菁负责整个调查与分析流程)
与爱心社联系,协助帮助我们做这个活动。假如捐物不是很多,可以和爱心社一同捐赠。
活动宣传
宣传方式
文本类:海报、宣传单(X航宇制作)、建新报社(包懿联系)
电子类: 、飞信、虎溪共享、XX湖论坛、校内网(X威负责),虎溪之声、新闻网(段金艳负责联系)
6 / 17
已与建新报社联系,根据项目的具体实施时间而宣传,无论什么时候实践活动肯定能宣传低碳。
2、宣传对